3月22日,由中國海油與韓國SK集團聯合建造的陸豐12-3平臺深水導管架在青島完成裝船,即將奔赴南海東部陸豐油田海域,標志著該項目已全面完成陸地建造,開啟海上安裝新階段。項目的成功建設刷新了我國對外合作建造海上石油平臺導管架深度紀錄,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深水油氣生產裝備建造和對外合作水平。

陸豐12-3平臺深水導管架在青島建造完工
陸豐12-3平臺導管架長265米,相當于95層居民樓高度,總重量達超24000噸,建成后將成為亞洲第三高的深水導管架,僅次于目前在建的流花11-1平臺深水導管架和“海基一號”平臺深水導管架。作為亞洲海洋裝備制造的領航者,中國海油已建立起完整的深水導管架全系列海洋工程技術體系,擁有深水導管架設計、建造、安裝、檢驗及棄置等全生命周期標準規類程序。

陸豐12-3平臺深水導管架在青島建造完工
據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陸豐12-3油田開發聯合項目組副經理毛志豪介紹,該項目于2021年7月開工,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海油工程聯合中國石油海洋工程等單位,集中優勢資源進行技術攻關,先后突破多項關鍵技術,逐步攻克了技術方案編制、計劃管控、高空大型分片聯合吊裝與組對、大壁厚焊接、精度控制、安全管控“六大難關”,進一步豐富和鞏固了深水導管架自主設計技術體系,為全球深水裝備建造提供了“中國方案”。

陸豐12-3平臺深水導管架在青島建造完工
據海油工程陸豐12-3油田開發總包項目經理李曉光介紹,面對深水導管架結構復雜、地基沉降等建造難題,項目團隊在建造全過程采用基準網建立、溫度補償、地球曲率修正、滑道沉降監測等多項先進的精度控制技術,尤其是三維布設方案及高程修正技術的應用將基準網的精度提高至1.2毫米,將測量準確度提升50%,建造待機時間縮短15%。此外,項目團隊還通過商務模式創新,推動上線深水導管架健康監測系統,可實現導管架結構狀態在線實時監測與安全預警,確保深水導管架全生命周期的運營安全和結構安全。
南海東部油田是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改革開放以來與來自16個國家的58家境外石油公司簽署了101個對外合作石油合同及協議,通過與國際石油公司的深化合作,累計合作生產油氣超過1.8億噸油當量。
據悉,陸豐12-3油田開發項目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期間最大的南海合作油田開發項目,是韓國SK集團與中國海油在國內的首次合作,對提升深海資源開發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將新建1座導管架平臺和1艘10萬噸級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輪,建成后將成為南海東部海域油氣上產主力軍之一,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