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作為全市制造業的龍頭區域,肩負著引領產業升級、驅動創新發展的戰略使命,是眾多產業循環的發起點、支撐點和結合點。加快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僅是落實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的必然要求,更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品質西海岸”的核心支撐。
記者從7月11日召開的西海岸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聚焦“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和青島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以數字化轉型為引領,培育新區“5+5+7”重點產業,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制造業強區建設。
從總體來看,西海岸新區工業經濟保持穩健向好、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產業結構優化提升。1-6月,推動1172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446.3億元,占全市工業總量35%,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西海岸新區聚焦上汽通用五菱、金能化學、萬馬電纜等重大項目產能釋放,優化運行調度機制,新增產值超100億元,直接貢獻工業增長4個百分點。不斷深化企業服務保障。建立問題快速響應機制,定期聽取訴求,精準協調解決企業用工、融資、能源等要素需求。
持續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西海岸新區全年謀劃推進142個500萬元以上重點工業技改項目建設,其中14個項目入選省企業技改重點項目導向目錄。上半年17個工業和電子信息領域項目入選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支持。企業數字化應用融入生產經營各個環節,新區約89%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啟數字化轉型,企業資源計劃軟件普及率達到81.8%,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普及率達到61.0%。
截至目前,新區共有海爾中央空調、海信日立等4個全球燈塔工廠,占全省50%;中加特等5個國家級5G工廠;賽輪橡鏈云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青島特殊鋼鐵等71家山東省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貫標試點企業;海信視像等22個山東省智能工廠;明月海藻等156個青島市“工業賦能”場景示范項目,數量均居全市首位。
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成效明顯。今年1-5月,高端化工新材料、船舶海工等五大傳統優勢產業累計實現產值1565.6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79.6%。新興產業倍增發展態勢強勁。“芯屏”、海洋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完成119.34億元,同比增長28.6%;致真存儲芯片制造項目順利封頂,有效填補新區存儲芯片產業空白;青島超大尺寸面板后道項目簽約落戶新區,有效助推新區新型顯示產業提質升級;思銳智能半導體先進裝備研發制造中心投產,進一步完善了青島市集成電路產業鏈布局。
依托青島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創新發展中心、青島量子物理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思儀科技省級創新中心等48家科技創新平臺,構筑未來產業創新“策源地”,思儀科技研發超寬帶太赫茲分析儀應用于物質檢測、生物醫學等領域;空天信息產業形成一院、一園、一裝置、N+產業化公司的產業發展格局;深海開發領域建設了青島深遠海裝備試驗水池、極端海洋全向流場水池等一批先進試驗裝置。
下一步,西海岸新區將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攻堅行動,加力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支持制造業企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全面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范鎮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