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群眾法律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有效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筑牢全民反詐“防火墻”,近日,山東科技大學“微芒熒光”志愿服務隊開展“送法防詐護平安”主題普法宣傳,通過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將防詐普法的安全防線延伸到社區、課堂和田間地頭。

在青島市市南區安徽路社區廣場,隊員們支起了宣傳展臺,圖文并茂的宣傳畫冊和印有普法知識的涼扇吸引了不少居民駐足。“大爺,您看這個畫冊,上面畫了‘冒充快遞理賠’‘虛假投資理財’的常見詐騙套路,要是接到‘客服’說要給您退款,千萬別點鏈接!”隊員們一邊發放宣傳手冊,一邊結合近期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發揮法學專業特長向居民們細致講解常見的詐騙套路。
從“穩賺不賠”的高額回報陷阱,到“冒充公檢法”的恐嚇手段,隊員們特意放慢語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反復講清楚騙局流程,手把手教老人們辨別詐騙電話的特征,提醒老人們遇到拿不準的事,一定要先跟子女商量。老人們拉著隊員的手念叨:“這些門道講得真清楚,往后再遇到這些事,心里就有數了!”

在西海岸新區辛安街道的暑期托管班里,隊員們化身為“安全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防詐普法課。課堂上,隊員們播放了精心挑選的動畫短片,用孩子們易于接受的色彩鮮明的畫面,直觀展示了詐騙分子的常用伎倆。隨后,組織孩子們進行情景模擬表演。“游戲客服說你違規操作要封號,要求你共享屏幕該怎么辦?”“有人私信你說游戲裝備免費送,可以相信嗎?”這些貼近孩子們生活的問題,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在角色扮演生動地演繹過程中,積極思考應對方法。
村頭巷尾間,隊員們走村入戶,面對面向村民講解防詐相關法律法規和反詐常識。針對老年人容易遭遇的保健品詐騙、冒充親屬借錢等常見騙局,隊員們結合真實案例逐一解析,提醒老人們遇到可疑情況要及時與子女溝通或向警方求助。同時,手把手地教老人們在手機上設置詐騙電話攔截功能,幫助他們下載反詐APP,為老年人的財產安全筑起防護墻。
活動累計發放宣傳畫冊和普法涼扇400余份,開展普法宣講6場次,接受法律咨詢60余人次,將防詐普法知識送到了群眾身邊。下一步,團隊將繼續拓展宣傳渠道,創新活動形式,為建設平安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上官佳諾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