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的歡騰遇見大鮑島百年里院的厚重,一場關于城市更新的精彩敘事就此展開——老字號在舌尖喚醒記憶,老街巷在煙火中延續溫情,老建筑在創意里重獲新生。大鮑島用“啤酒+”的方程式,解開了城市更新的時代命題,更為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提供了“活化利用”的青島方案。

文化打底:“鐺鐺車”遇見“情緒特調”
?今年的啤酒節里,大鮑島“啤酒+文化”互動體驗引爆社交媒體,話題曝光超億次,里院上座率驚人地達到198%。
重現“前店后坊”建筑文化。在大鮑島街區,只屬于青島、全國“獨一份”的里院建筑群,吸引著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清晨,古典的“鐺鐺車”從里院群落的這頭出發,穿越大鮑島,更像穿行在時光隧道中。青島大學文史學者的講解,讓游客在抵達狂歡現場前,就先觸摸到了街區的歷史肌理。這種“先文化后狂歡”的節奏把控,正是大鮑島區別于其他啤酒節會場的獨特基因。一樓開店鋪、二樓住人家,商貿的紅火與百姓的煙火相映成趣,“前店后坊”也是青島里院獨有的特色。如今,街面上,新潮的玩法比百年前的叫賣聲帶來更多人氣——在“啤酒交易所”的虛擬交易屏前,年輕人爭相“買漲”快樂指數;在“啤酒加油站”前,荔枝味、藍莓味果啤吸引大人小孩一起嘗鮮;在青啤1903MIX“情緒發酵廠”里,調酒師根據游客選擇的情緒標簽調制特飲——這些新玩法正用現代交互手段,激活了里院的傳統商業基因。

傳承“誠信致遠”營商法則。即墨路“鮑島食里”美食街煥新亮相,喚醒了幾代青島人的集體記憶。“酥里藏金”的英記樓,68層酥皮成就“鴨尾酥”綿軟甜香;“三揉三醒”的大邱大包,堅持古法發面,并創新海藻餡料,讓老味道有了新驚喜;劈柴院鍋貼金黃酥脆,咬一口汁水四溢,還是熟悉的“老青島味”。不少市民感慨:“小時候的味道,現在還能吃到,真幸福!”美食街東側,百年綢緞莊“瑞蚨祥”不僅復原了1905年的老牌匾,還在店內重現“天地良心尺”的傳統儀式,店員每日上柜前撫尺默誦祖訓。

延續“和合之美”鄰里親情。大鮑島的獨特魅力,不僅在于建筑,更在于這里的人情味。啤酒節期間,“鄰居!干一杯——2025里院家宴”在鮑島堂廚溫情開席,老街坊們圍坐一堂,回憶往昔歲月,舉杯暢飲,重現了老青島“街坊宴”的熱鬧場景。 “啤酒+鄰里”的創新形式,讓陌生人變成朋友,讓游客感受到老青島的溫暖。正如一位外地游客所說:“在這里,我不僅喝到了青島啤酒,更體驗到了青島的人情味。”
空間革命:從“建筑可閱讀”到“藝術可觸摸”
“建筑可閱讀”是讓人們走進城市的歷史、觸摸城市文化印記的良方。青島里院群落,化身天然劇場,傳統與創新共同譜寫下一首空間變奏曲。
停車場變身“狂歡舞池”。在大鮑島北區,李村路停車場的華麗轉身堪稱完美的空間再造。這個昔日的市政設施,在啤酒節期間變身為容納高水平演出的露天劇場。著名琵琶大師章紅艷教授的一曲《十面埋伏》,瞬間把觀眾拉回刀光劍影的古戰場;白俄羅斯、馬來西亞等上合成員國的民族舞蹈激蕩起國際風情,正契合本屆啤酒節“與世界干杯”的宏大主題。


老里院變身“高雅殿堂”。2025高雅藝術進歷史城區藝術季暨第二屆“藝”起來大鮑島藝術季璀璨啟幕,60余場高品質演出精彩紛呈,帶來為期三個月的超長藝術盛宴。管弦樂的恢弘、民族樂的婉轉、現代歌舞的活力、京劇藝術的底蘊、脫口秀的時尚表達、傳統曲藝的幽默智慧交織,奏響城市文化的交響詩篇。
老街巷變身“全域劇場”。行進式打擊樂在老街中突然響起,NPC演員帶領游客瞬間“穿越”,開心麻花新喜劇邀請觀眾來“講兩句”,曲藝專場、流行歌會讓聽者不由自主地“接腔”“共唱”……這種“去中心化”的演藝布局,徹底打破了傳統節會“舞臺-觀眾”的二元結構,讓每塊青石板都成為表演區,每扇雕花窗都變成觀景臺。李村路啤酒花園、博山路廣場、易州路廣場,已不是單純的“表演區”,而是觀眾深度參與、熱情互動的“大舞臺”。
文旅密碼:用“磁吸效應”重構消費場景
激發消費新動能的關鍵,在于用創意重構空間與人的情感聯結。而青年是新型消費的主力軍,也是新消費模式的創造者。大鮑島深諳這一規律,以創新為引擎,變“打卡”為“沉浸”,用創意磁石牢牢吸引著年輕消費群體的目光。
“三級進階”一票玩轉大鮑島。99元特惠套餐券帶動百萬消費的奇跡,源自對“游戲化消費”的深度挖掘;4000份尋寶手冊被瘋搶,是因為設計者深諳Z世代的收集癖好;“浪里個郎”IP裝置前年輕人排隊打卡,印證了“打卡即傳播”的社交貨幣定律;精心設計的6條“啤酒+旅游”線路,巧妙串聯起里院煙火、濱海風情與城市地標。來自江蘇的游客張女士手握大鮑島套餐券興奮地說:“一張票看遍景點,還能無限暢飲,太值了!”
“文創+N”撬動“青年經濟”流量。老里院是最天然的民宿,四面圍合的特色讓民宿即使處于鬧市也自成靜謐的天地。啤酒節期間,五六家以設計感“出圈”的大鮑島民宿遇到“滿房”熱潮,一家民宿店主說:“青島里院的獨特味道是吸引游客的密碼。”蓋章手冊、慢郵卡片、精瓷禮品,老里院也是最天然的文創店,錯落的臺階隔開不同主題的產品區域。布蘭兔的植物莊園、小島日記、貓的天空之城、通青達禮等10余家新式文創店,用青島地標印章吸引年輕游客扎堆,用“文創+養生”“文創+特飲”“文創+定制”的新玩法讓消費活力不斷“升溫”。
商貿聯動打出“組合拳”開啟全域狂歡。當20余家商超同步開啟“全城干杯”活動,當“消費滿額抽新能源汽車”的誘惑輻射全城,當“惠享市北”文旅惠民券吸引青年人走進景區、酒店、影院,當“青啤仲夏之夜”城市嘉年華帶來最新款的3C數碼產品、新能源汽車,當這些“組合拳”帶來市北全域“品啤酒、購潮品、享生活”的立體化消費體驗,啤酒節就跳出了地理邊界,形成了“主會場引爆+全城共振”的營銷矩陣。
未來啟示:啤酒節后大鮑島“長紅”靠什么
當啤酒節的霓虹漸暗,大鮑島已著手將臨時亮點轉化為長期價值。“啤酒+美食”的創意菜系研發,標志著飲食文化的深度嫁接;“啤酒+加油站”的場景延伸,預示著業態創新的持續探索。而破解“節慶經濟曇花一現”難題的關鍵鑰匙,在于專業團隊與品牌方共建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老字號向“新匠意”求變。 “鮑島食里”美食街已陸續落入高家糖球、玉柱面食、佛桃牌高粱飴等十余家島城老字號餐飲店,并計劃持續引入非遺美食與網紅品牌,開發“啤酒+魯菜”創意菜系,讓老味道吸引新食客,打造“游逛吃”復合體驗。未來“鮑島食里”可引入“非遺+”模式,推動老字號設計跨界產品、聯名產品,打造“市井里的潮牌”。
文旅用“沉浸式”破題。歷史街區的競爭力在于提供“帶不走”的體驗,大鮑島可發揮里院集群優勢,構建大鮑島沉浸式文旅矩陣。將整個街區作為“開放劇場”,深化“串里串院”新體驗,開發解密老商號賬本、里院家書等“里院探秘”實景劇本,引入NPC角色和游客cosplay扮演。讓游客不是來“看青島”,而是來“當一天青島人”。
商圈以“生態鏈”留客。大鮑島將學習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商業共生”模式,打造“三圈層業態生態”:核心圈強化文化內涵,引入青島非遺工坊、里院文化檔案館等旗艦項目;中間圈培育混合業態,發展“啤酒+書店”“旗袍+咖啡”等復合空間;外延圈激活社區功能,配套24小時便利店、共享廚房等生活服務;讓老居民、新創客、各方游客各得其所,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循環。
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大鮑島給出的啟示清晰而有力。老城更新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簡單復制,而是要以當代需求重新點燃活力引擎。在大鮑島,老字號的堅守、里院的溫情、建筑的魅力與啤酒的激情交織,讓百年街區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