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學院最新公布的8月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BCI)錄得46.9,較7月的47.7小幅回落。在全球經濟波動與國內產業升級、AI重構商業模式的新形勢下,民營企業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關鍵節點。對于企業經營及管理者來說,“終身學習”成為這個時代企業得以“長青”的重要條件。8月14日,長江商學院EMBA公開課·上海站以“新興經濟趨勢”切入,直擊管理痛點,賦能企業“戰略升級+組織進化”。
在公開課上,眾多國內企業家、企業高管等紛紛現身,在快消、家居行業知名度頗高的中國品牌營銷專家劉曉凡亦在其中。除了參與長江商學院的各種商業研究、公益活動外,劉曉凡還一直在嘗試組織策劃泛家居行業與AI技術企業的跨界協作營銷,引發行業不小漣漪。劉曉凡認為,市場疲軟、存量博弈的時代,僅憑一家之力拉動市場份額難度加大,“聯合營銷”是有效的雙贏途徑。當然,聯合營銷不是簡單地合在一起“吆喝叫賣”,而是在洞察市場痛點之后,通過合力整合資源滿足消費市場多點需求,實現“1+1>2”,讓品牌在詩意與生意并行中獲得積淀。

長江商學院43期3班學員組織的慈善活動
真金不是一天煉成的,時針倒撥,從初出茅廬到品牌診斷高手,劉曉凡的成長之路也是“行跬步而致千里”的漫長過程。2003年,劉曉凡正式踏入中國廣告行業,在青島啤酒、朗詩集團、鴻星爾克、雅迪電動車等經典“國貨廠牌”擔任品牌總監、品牌總經理等職務。2011年,時任鴻星爾克品牌管理中心總監的劉曉凡成功推動國民服飾品牌與澳網“深情相擁”,一舉簽下鴻星爾克與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為期3年的合作協議,為品牌精神“TO BE No.1”注入更多新的活力,推動鴻星爾克“TO BE NO.1”品牌重塑。

長江商學院第43期學員劉曉凡
除了在老牌國民服飾品牌的亮眼戰績外,劉曉凡也先后推動完成雅迪電動車高端品牌戰略落地、朗詩集團“綠色地產”品牌形象構建等不同行業領域的品牌營銷。經驗累積讓劉曉凡逐漸修煉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戰略沉淀。在深刻洞察與實踐檢驗基礎上,劉曉凡在國內首次提出品牌公關化、品牌終端化、品牌產品化的品牌資產構建方法論,獲得業內認可。
品牌營銷是一門深廣的學問,除了在實戰中不斷提升自身,劉曉凡同時還擔任浙江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品牌傳播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等眾多身份,用自己的經驗為后來者傳道解惑。近年來,在國內眾多重要的營銷比賽中,劉曉凡的身影也日漸活躍,先后擔任第22屆IAI傳鑒國際廣告獎終審評委、第十三屆虎嘯獎評審團終審評委,為后來者開路,發掘更多年輕的品牌逐夢者。
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國企業需要更多專業的品牌營銷人,讓國民品牌解決國民需求痛點的同時,更進一步,為全世界客群提供中國產品、中國方案、中國品牌,這個過程,需要千千萬萬個“劉曉凡”以身入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