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天際線被鋼筋水泥切割成規整的幾何圖形,當“推窗見綠”成為都市人的奢侈想象,9月12日下午,在青島城陽區靖城路西側,一座名為“上郡賦”的第四代住宅項目以顛覆性的設計理念,掀開了青島樓市新的一頁。
四代住宅引領潮流
據悉,四代住宅(又稱“庭院房”“立體園林生態住房”或“城市森林花園建筑”)是近年來興起的綠色建筑理念,旨在通過垂直綠化、空中庭院和智能科技,將自然生態與高層居住深度融合。第四代住宅不僅承載著國家“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好房子”的戰略要求,更以“戶戶有庭院、層層有森林”的垂直生態體系,為樓市注入一股清新自然之風。
在上郡賦產品發布會暨樣板間開放現場,來自北京世紀千府國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的曲飛院長與北京源樹景觀規劃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副總經理段洪濤,分別從建筑產品與社區景觀兩大維度,系統拆解了四代住宅背后的設計哲學與匠心實踐。

曲飛認為,建筑是城市的封面,也是生活的載體。上郡賦在建筑層面的思考,超越了傳統住宅的范疇,致力于打造一件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城市藝術品”。
曲飛在采訪中強調,上郡賦第四代住宅最顛覆性的創舉,是其奇偶錯層設計的約6.6米挑高空中庭院。他指出:“這絕非簡單的陽臺加寬,而是一次居住維度的升維,是‘將別墅的庭院生活,垂直移植到了空中’。它可以是孩子的自然樂園,是父母的空中花園,也是主人與星空對話的靜謐角落。它重新連接了人與自然、人與生活、人與家庭的關系,讓別墅專屬的生活場景,如今成為上郡賦業主的日常。”


不難看出,上郡賦在戶型設計上,始終圍繞“人的感受”這一核心,通過四大核心突破,將居住體驗推向了新的高度。“好的設計,必須尊重客戶的價值。”曲飛表示,“上郡賦通過極致的戶型優化和創新,實現了超100%的空間使用率,直擊購房者對高公攤的普遍焦慮。同時,我們希望上郡賦交付十年、二十年后,依然能像今天一樣光彩照人。為此,項目毅然摒棄了傳統涂料易老化、褪色的弊病,全面升級為造價更高、工藝更復雜的鋁板幕墻。鋁板以其獨特的金屬質感和光澤,使其在城陽乃至青島的城市天際線中,都極具辨識度。”

“真正的奢華,是寧靜。”曲飛引用了這句名言對自己的采訪做了總結。據悉,上郡賦在工藝工法上的核心是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六大靜音系統。從四玻兩腔雙Low - E系統窗,到隔音樓板、隔音分戶墻,再到同層排水、隔音入戶門,以及電梯井遠離居室的巧妙布局,這些“看不見的細節”,共同構筑了一個寧靜的堡壘。

段洪濤在采訪中,則向記者描繪了上郡賦如何通過景觀與配套的營造,構建一個充滿溫度與詩意的社區生活場景。段洪濤說:“我將其歸結為‘歸家禮序,八大景觀空間 東方美學意蘊’。你看,在上郡賦約66米寬的歸家大堂恢弘門儀,能夠直接讓人們感受到歸家的儀式感。而貫穿社區的風雨連廊,不僅是美學動線,更是人文關懷的體現。中央庭院則以水庭與林庭為雙核心,巧妙融入‘一池三山’的東方造園理念,實現三季花開、四季有景的詩意棲居。”

段洪濤強調:“一個好的社區,不僅要好看,更要好用。因此上郡賦首創架空層會所,約2000㎡的全齡生活館,精準覆蓋老年、青年、兒童三大群體的需求。這里是老人的棋牌室、青年的健身房、兒童的游樂場,是家庭的第二客廳,更是鄰里關系的催化劑,讓社區重新煥發有溫度、有互動的生命力。”
推動好房子建設
2025年,中國房地產行業迎來歷史性轉折點。其中,“好房子”建設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8月28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系統推進‘好房子’和完整社區建設,全鏈條提升住房設計、建造、維護、服務水平。”這一政策導向與第四代住宅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人與自然、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
由此可見,上郡賦的誕生恰逢其時。記者了解到,項目所在地城陽區作為青島北拓的核心區域,近年來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與生態建設。根據規劃,上郡賦周邊3公里范圍內將布局4個地鐵站、17個公交站,并配套城陽長城路小學、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等優質資源,形成“15分鐘生活圈”。這種“職住平衡 + 生態優先”的開發模式,與國家倡導的“完整社區”理念高度契合。
第四代住宅并非簡單的“陽臺種樹”,而是通過建筑結構、生態技術、智能系統的集成創新,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立體生態系統。上郡賦項目團隊在設計中充分借鑒了成都七一城市森林花園、新加坡濱海盛景等國內外標桿案例,形成垂直綠化、空間優化、智能運維三大核心技術體系。

著名房地產專家張百忍在采訪中表示:“現在市場不缺房子,缺的是能打動人心的好房子。上郡賦的‘空中庭院’概念,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真正結合了青島人的居住習慣,接軌全國的四代宅理念,在城市里擁有自己的院子。這種對生活方式的迭代,才是它最核心的價值。”
著名房地產網紅胡楊則從購房者角度分析:“我一直在說,買房要買‘確定性’。上郡賦的確定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產品的確定性,超100%空間使用率、鋁板立面、3.3米層高,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硬通貨;二是交付的確定性,‘今年買,明年住’的底氣,給了市場極大的信心。在當下,這種誠意和實力,比什么都重要。”
上郡賦項目設計總監鄧捷表示:“上郡賦的初心,就是‘不計成本,只做作品’。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兌現對這片土地和客戶的承諾。正是這份對品質的堅守,才贏得了今天在場所有專業人士的認可。”
一場發布會,不僅是一次展示,更是對“什么是好房子”的時代之問的一次解讀。而第四代住宅的價值,在于用技術縫合了城市與自然的裂痕。不過,盡管第四代住宅優勢顯著,但其推廣仍面臨多重挑戰。上郡賦項目策劃經理田震宇坦言:“初期建設成本較傳統住宅高20% ~30%,主要來自結構加固、綠化維護和智能系統投入。為破解這一難題,項目團隊充分利用了綠色建筑的政策紅利轉化期優勢,在成本精細管控、需求精準匹配等方面都做了精準的測算。”
田震宇表示:“四代住宅是全新的居住倫理,四代住宅標準下的住房不再是冰冷的容器,而是承載生命、連接自然的生態載體。目前,隨著上郡賦等項目的落地,青島第四代住宅有望從‘試點項目’走向‘標準產品’。可以預見,在政策引導、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的共同驅動下,青島的樓市新一頁,正從這片垂直森林中徐徐展開,也有望首開海洋型城市四代住宅的特色先河。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趙彭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