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資金究竟有沒有跑步入市?隨著股指持續上漲和成交量顯著放大,這個問題引起市場熱議。
根據開源證券的測算,6月到8月,非寬基型ETF規模快速擴張,累計凈流入達到2279億元,得到居民資金青睞的ETF集中在主題型、行業型、策略型這三類,且隨著股指上漲,呈現指數越高申購量越大的特點,符合個人投資者的行為特征。同時,此前因為波動相對小而受到個人投資者青睞的寬基型ETF,連續3個月出現凈贖回,累計凈贖回達到1978億元。
主題型、行業型和策略型三類ETF主要投向特定賽道或風格資產,整體偏向中小市值科技成長類股票,與市場輿論關注的上證、滬深300等傳統大市值寬基指數關聯較小,當前居民資金呈現出“買小賣大”的特點,因此表面看起來入市跡象似乎不明顯,但其實已經在局部“戰場”火力全開。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罕見同頻操作。
大型機構偏好科技
根據國信證券統計,保險系資金在上半年(下同)大幅減持寬基指數ETF,主要包括滬深300、中證A50和中證1000等指數的ETF,其中僅滬深300指數ETF就凈流出315.87億元。增配的ETF主要投向科技、TMT、軍工、券商等指數。整體看,險資減持傳統寬基,增持成長行業,與居民資金的流向相同。
中央匯金作為肩負穩定市場重任的國家隊,對市場上的主要寬基ETF進行了“普惠式”增持,今年上半年增持份額最多的標的為滬深3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同時還買入了上證50ETF、中證500ETF、創業板ETF、中證1000ETF等,共增持了12只ETF產品,增持金額預計超過2100億元。
中央匯金的兩只資產管理計劃則明顯偏好賽道ETF,其中易方達基金-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上半年主要增持了醫藥ETF、軍工ETF、酒ETF、有色金屬ETF,主要減持了中概互聯ETF、消費ETF、5G通信ETF等。華夏基金-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上半年增持了芯片ETF、央企紅利ETF、恒生紅利ETF、黃金股ETF,減持了醫療ETF、食品飲料ETF、有色金屬ETF、醫療器械ETF等。
科技賽道階段過熱
從機構投資者整體視角看,科技賽道同樣是增持最明顯的方向。根據國信證券測算,上半年機構投資者對周期、大金融、科技和消費四大板塊的ETF持有規模均有所上升,對科技板塊持倉由2024年下半年的360億元上升至2025上半年的621億元。細分來看,對軍工、證券、芯片ETF的持有比例分別為56.40%、23.57%、23.73%,分別提升23.54%、10.23%、8.78%;對紅利ETF的持有比例為42.08%,下降13.24%。
隨著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的共同買入,科技賽道的擁擠程度也上升到歷史高位,但換手率尚未達到歷史極端值,這意味著科技賽道或存在階段性調整風險,但在成交活躍的基礎上,市場對科技賽道的偏好不會發生方向性改變。科技賽道需要以持續的業績兌現來消化估值壓力。
歡迎關注老狼財經公眾號 這里只講投資干貨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