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始于企業內部的管理革命,如何成為全球商業穿越周期的“密碼”?
從2005年至今,人單合一模式已持續進化20年。人單合一的20年,不僅是海爾“生生不息”的進化史,更是中國企業向全球輸出管理智慧的發展之路。
如今,這場持續20年的“管理追問”,正給出新的答案:未來的組織,應當與時代共振,讓每個人都成為點燃創新的“火種”。
人單合一20年持續進化
2005年,海爾創始人、海爾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首次提出人單合一模式,經過20年的演進已經成為跨越商業周期的管理范式。彼時的海爾,正處于躋身世界500強的前夜,業績規模接近門檻,卻也深陷“大企業病”:組織臃腫、與用戶距離過遠、增長動力不足。
而人單合一的核心,是追求“人的價值最大化”,通過機制設計讓每個人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在不斷追問中實現模式的自進化。這一選擇,意味著海爾主動打破傳統科層制,通過顛覆傳統金字塔結構,去掉1.2萬多名中間管理層,來徹底改變企業與用戶、員工之間的關系。
有人說,這樣的變革是一場“自殺式創新”,但張瑞敏堅信,唯有在“自殺中重生”,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煥發新生。
20年來,人單合一模式經歷了從1.0到2.0的迭代,始終與時代同步發展。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在論壇開幕致辭中指出,人單合一模式經歷了孕育期、萌芽破土期、扎根生長期和開花結果期四個階段。
經過近20年的實踐和沉淀,人單合一開始開花結果,自組織、自主人、自進化已成為體系,去金字塔結構的鏈群合約、回歸三權的增值分享、零邊界生態的自糾錯機制推動人單合一進入新的時期——生態創業、生生不息階段。
以海爾“懶人”洗衣機的落地為例,當用戶在社交媒體提出內衣、外衣、襪子分區洗需求后,海爾并聯產線、模具和供應商一同研發、生產,在用戶提出需求后的第3天開啟預約,4天內吸引超8.8萬用戶預訂。截至8月,“懶人”三筒洗衣機全網零售超10萬臺。在此基礎上,懶人洗衣洗鞋機、“懶人洗”烘干組合等產品加速迭代,“懶人”概念也被海爾迅速復制到冰箱、空調、廚電、熱水器等全品類——這正是人單合一帶來的價值。
與用戶共創的研發模式不僅消除了庫存積壓,還讓員工獲得了更多的增值分享。圍繞“懶人”洗衣機,已有超過200家生態方參與,合作方通過階梯式定價與對賭機制,共同承擔風險并分享收益。在人單合一模式下,每個人都能成為創業創新的“前線生力軍”。如今,海爾生態中已有近1.5萬創客合伙人。

跨行業、跨生態的復制實踐
20年間,從消費互聯網風起,到人工智能云涌,人單合一持續進化,實現了從1.0到2.0的躍遷:在人單合一1.0階段,“零距離”打破了企業內部的科層制壁壘,通過增值分享,彰顯每個人的創新價值。
進入2.0階段,人單合一邁向“零邊界”,通過智能交互生態彰顯生態相關各方的創新價值。這意味著海爾不再局限于企業自身,而是主動構建跨界、開放的生態,與外部伙伴、產業鏈企業共生共創,共同為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海爾曾對自身成功實踐的經驗進行提煉:“產品會被場景取代,行業會被生態‘復’蓋。”今天的海爾,早已不只是一家家電企業,其全球營業收入的29%來自多家生態創業公司。縱觀過去20年,從創立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到卡奧斯成為首個實現三大國際標準全覆蓋的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從累計孵化14家上市公司、7家獨角獸的海創匯到上海菜士、新時達、汽車之家加入海爾生態,海爾構建起多元化的生態創業矩陣,涵蓋了醫療、化工、機器人等各行各業。

海爾集團旗下的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
第九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暨第二屆零距離卓越獎頒獎典禮現場,海爾展示了人單合一在多個產業的應用成果。
在智慧住居生態,海爾智家構建了全球領先的智慧家庭生態平臺。這背后支撐的是其自主研發的智慧家庭智能交互引擎,能通過Uhome大模型驅動全球超級智能體,一端連接需求,和用戶交互;另一端聚合生態,實現快速響應。
在數字經濟產業,卡奧斯打造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工業互聯網新生態,以用戶為中心,連接各行各業企業、軟硬件資源方、開發者以及內部鏈群,形成零邊界的價值網絡。目前,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鏈接90萬家企業,覆蓋20大行業,匯聚30多萬個開發者,連接5000多家生態伙伴。
在大健康產業,盈康一生與廣州實驗室共創全球首個呼吸系統的百萬隊列全自動化樣板庫,實現-80℃單次入庫4800份樣本等行業引領,并聯合共創2款全球首創產品、2項國家標準和3項行業標準。
這些案例的共同點在于,企業不再局限于內部的創新,而是展開跨界共創,這正是人單合一所帶來的深刻變化。

海爾三翼鳥打造的智慧住居場景體驗
何以成為全球商業管理范式
20年前,人單合一開始于海爾的內部革新,但今天,它已經成為改變全球商業的管理范式。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費爾普斯評價,人單合一模式破解物聯網時代管理難題,開拓屬于物聯網時代的管理模式。
本屆論壇匯聚了全球頂尖學者、企業家及生態方代表,共同探討未來組織的形態與動力,他們認為在當前的全球產業形勢下,人單合一的價值性和引領性日益凸顯,因為它滿足了所有人的基本需求,那就是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每個人都渴望實現自身的價值,人單合一恰恰提供了一個基礎的土壤。
這種價值與認可在海爾海外并購過程中得到了體現。海爾在跨國并購時,并沒有大量派駐管理人員,而是通過輸出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實現業務的整合。日本三洋被海爾收購后推行人單合一模式,當年即實現扭虧為盈;新西蘭斐雪派克、意大利Candy在采用該模式后,市場份額及經營績效大幅提升;美國開利商用冷柜并入海爾一年后便實現盈利;通用家電復制人單合一模式,5年多時間里實現收入翻番,2023年躍升規模全美第一大家電公司。
這種“跨文化”的普適性,讓人單合一不僅是海爾的競爭利器,更成為全球企業組織變革的參考模板。2025年3月,以海爾人單合一模式及智能交互生態實踐為基礎撰寫的ISO 56012《創新管理-創新生態系統管理-指南》提案,成為ISO首次以中國原創管理模式為基礎發起制定的國際管理標準。
如今,人單合一模式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強大的創新張力,吸引著社會各界關注與學習。全球已自發成立15個人單合一模式研究中心,75個國家和地區的41萬余家企業在學習人單合一模式,其中有8.2萬家已成功復制。
本屆論壇舉行了第二屆零距離卓越獎頒獎典禮,吸引了95家組織參與,較去年增長近36%,德國拜耳集團、德國零重力實驗室、西班牙印達羅航空等41個組織脫穎而出。
以拜耳集團為例,這家擁有160余年歷史的歐洲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近年來其面臨著業績虧損與組織臃腫的困境,2023年引入人單合一模式的理念,企業以分布式決策、用戶零距離與團隊賦能重塑組織架構。截至2025年年中,已在全球一半業務中推行,組建超100個先鋒團隊,推動審批流程大幅精簡、響應速度顯著提升,并力爭實現20億歐元成本節約。
零重力實驗室由漢莎集團于2015年創立。該實驗室突破傳統層級限制,實行同意制決策和賦能型領導。團隊在多個項目中取得實質性成果,例如為漢莎航空餐飲實現食物減廢的量化改進。
從20年到未來:組織智能
人單合一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進程。張瑞敏在演講中再次引用管理史學家斯圖爾特·克雷納在《管理百年》中的觀點:管理上沒有最終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問。20年間,人單合一不僅完成了從1.0到2.0的迭代,更指向未來在AI時代的持續融合與引領。
如何在不確定性與快速變革中,構建能夠持續進化的組織?本屆論壇提出了一個極具前瞻性的主題——“組織智能:構建AI時代的智能交互生態”。
2025年,不僅是人單合一2.0元年,也是生態海爾元年、AI應用元年。在邁入2.0階段后,人單合一不僅展示了海爾對AI的應用探索,更回答了一個關鍵問題:進入AI時代,什么樣的組織才能蓬勃發展?
論壇現場,海爾創始人、海爾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以《人單合一:商業模式的新啟蒙》為主題,提出了對人單合一模式下組織創新的期待。正如2000多年前莊子在《養生主》中留下的哲思:“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在海爾的視角,AI不會代替人,當企業蛻變為生態,每個人都是自主創客,便不再是被動的“工具人”與“燃料”,而是主動創造的“火種”。只有AI把員工從重復性思維中解放出來,員工才能實現更大價值——獲得訂單增長、策劃產品迭代、自主產生更多創新,點燃新的“火把”。
未來,企業不再是封閉的“機器”,而是一個能與用戶、伙伴、技術持續對話的“組織智能”。當下,人單合一走向了新的探索,海爾正在多個領域積極擁抱AI,形成了多個落地應用:海爾盈康一生打造的醫工大腦能夠根據成果轉化的不同階段,自動匹配科研資源。其全國首創的“ALB灌注+血漿置換治療阿爾茨海默癥(AD)的創新療法”就是系統自動將全球學術研究數據庫中的一項成果與某醫院博士后研究課題,以及上海萊士相匹配,最終促成臨床療法的創新。基于卡奧斯天智大模型,卡奧斯與延長石油共創出的30多個智能體,可快速復制到更多化工企業,推動行業從經驗驅動走向數據驅動……
回顧20年,人單合一不僅是一次管理革命,更是一場關于組織生命力的進化。從家電企業到物聯網生態品牌,直至全球商業的管理范式,它見證了海爾如何在時代巨浪中不斷向前。
“種下人單合一種子最好的時間是20年前,其次便是現在。”今天,站在人單合一20年的新起點上,它更為全球組織發展提供了啟示:在一個被AI深刻重塑的世界,未來的企業,應該與時代共振,寫下新的故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