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與國慶“雙節”將至,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統籌旗下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青島天后宮三大場館,推出系列專題展覽與特色體驗活動,從建筑藝術、名人文化、非遺民俗等維度展現青島歷史文脈,為市民游客帶來豐富的假日文化體驗。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紅色研學與傳統手作共繪節日氛圍
作為展現青島建筑藝術與歷史回響的重要場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以紅色文化傳承與傳統節慶體驗為核心,打造多元活動。10月1日起,“尺素心聲——老一代革命家家書系列微展(第一期)”正式開展,通過電子化展示方式呈現《老一代革命家家書選》中的珍貴家書,讓觀眾在“家文化”語境中感悟家國擔當。

雙節假期(10月1日至8日)每日9:30—10:00,“我和我的祖國”未成年人紅色研學公益導賞活動同步開展,社教人員將帶領6—15歲未成年觀眾參觀“偉大貢獻——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閃光的足跡——毛澤東與青島”兩大紅色展覽,并發放研學導賞卡,每場招募20名未成年人,每名參與者可由1位家長免票陪同,不接受團隊報名。同期開啟的“禮贊中華?筑夢未來”青少年答題挑戰,面向18周歲以下青少年,每日上午9:00起、下午1:00起,參與者可至主入口領取參觀答題卡,答題全部正確可獲活動證書,每場限50人且無需提前報名。

針對中秋佳節,10月6日10:00還將舉辦“我們的節日中秋‘宋’團圓——宋錦珍珠扇手作體驗”,社教人員將帶領10歲以上參與者學習古代中秋習俗、了解宋錦珍珠扇文化淵源,親手制作團圓扇,共慶佳節,活動限20人參與。
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名人文化與藝術體驗交織煥新
聚焦青島名人文化,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以“文明對話”為脈絡,帶來兼具歷史深度與互動趣味的活動。9月20日起,《文明對話——康有為的世界之路》改陳展已率先開放,展覽系統性梳理1898年至1913年康有為海外流亡期間考察三十余國的史料與著述,精選30余件/套珍貴文物展出,活化利用館藏資源,展現近代思想先驅的世界視野。

10月1日10:00,“天游園里刻丹心——國慶主題蛋雕體驗”將邀請專業老師指導,10歲以上參與者可在蛋殼上雕刻愛國圖案,于方寸之間傳遞家國情懷,活動限15人。10月1日至3日每日9:30—11:30、14:00—16:00,“尋跡天游園——國慶打卡行”同步開展,觀眾可在故居內尋找與明信片對應的歷史場景或文物,拍照分享至社交媒體后即可領取紀念明信片,每人每日限領1張,在百年建筑中感受時代變遷。

中秋前夕(10月5日10:00),“彩繪天游園——柿柿如意國畫體驗課堂”將邀請名家指導8歲以上參與者以“柿”為主題創作國畫,寄托佳節美好祝福,活動限15人且免費參與。
青島天后宮:非遺民俗與節慶活動薈萃慶雙節
作為青島非遺民俗體驗的重要陣地,青島天后宮圍繞非遺展示、民俗展演、節慶互動三大板塊,打造豐富多元的假日活動。10月1日起,“開合之道——中國剪刀文化陳列展”正式開展,展覽跨越戰國至今兩千余年,系統呈現剪刀的起源、發展與歷史演變,首次深入闡釋剪刀的文化內涵及在多領域的社會意義與特殊用途,為觀眾揭開傳統工具背后的文化密碼。

10月1日至8日每日9:30—16:30,“知味山東”體驗市集將匯聚青島非遺食品、老字號品牌食品,同時引入萊州花饃、木版年畫等青島周邊區域非遺體驗項目,并配套主題講座;同期開放的民俗體驗區,為市民游客提供布藝繡球、刺繡、核雕、葫蘆雕刻等多項民俗體驗,免費為每位體驗者發放研學證書。10月1日至7日每日9:30—11:30、13:30—15:30,天后宮戲樓將舉辦民俗展演,海大音樂系社團、天后宮柳茂腔藝術團等專業團隊將帶來民間戲曲、傳統音樂表演,其中10月1日10:30將領唱原創歌曲《偉大祖國我愛你》,10月3日至7日還將陸續上演柳腔、茂腔、豫劇等經典劇目。

中秋專屬活動同樣精彩,10月3日15:30、10月5日14:30,沉浸式演出《跨越——天后宮往事》將以胡存約等人保護天后宮的故事為藍本,在實景中還原歷史;10月6日9:30—11:30、13:30—15:30,前院將設置中秋節燈謎競猜,同日9:30—11:00還將開展精油月餅制作活動,10歲以上參與者可制作月餅造型蠟燭;10月7日14:00,中醫專家將帶來四季養生活動,通過講座與養生茶制作普及秋季養生知識。(部分活動會收取少許物料費用,參加方式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查找具體報名參加方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