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浪潮下,AI正在成為企業進階的核心驅動力。央企作為技術應用的“先行者”,往往走在智能化探索的最前沿,而眾多中小企業雖充滿潛力,卻常因資源、人才、資金等限制,難以真正“用好AI”。
如何將央企成熟的AI經驗“下沉”到中小企業,實現技術普惠?這正是快際新云(青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際新云)努力的方向——推動AI從“可用”走向“好用”,陪伴更多企業實現低門檻、高效率、可持續的智能升級。
據介紹,快際新云目前已服務4家央企集團及30多家國有企業,并于今年再添一家大型央企客戶,為其構建企業級技術中臺,實現智能化能力的集約化建設與復用。“央企業務體量龐大、系統復雜、管理精細,對數字化底座要求高,我們提出并實踐的‘1+3+2’技術中臺架構,即‘1個門戶’‘3個平臺’‘2個支撐體系’,成為央企智能化轉型的核心支撐。”快際新云創始人、總經理邵志偉介紹道,其中,“1個門戶”即企業一站式AI服務入口,集成應用入口、技術平臺、AI能力與企業信息化大屏功能;“3個平臺”包括應用集成平臺、AI智算平臺、多云管理平臺,覆蓋算力、數據與算法;安全與運營2個支撐體系則確保系統穩定、安全地服務企業智能化轉型。
如果說央企代表了數字化轉型的“高峰”,那么中小企業則是最具潛力的“廣闊平原”。邵志偉表示,面對龐雜的業務場景,大型企業往往通過設立專門的“數智公司”,以集約化方式推進數字化轉型。而中小企業由于資源有限、能力分散,難以獨立建設同類體系。針對這一現實,快際新云構建了面向區域的“公共服務平臺”,并進一步提供SaaS化的場景應用服務,幫助企業將自身的私有數據與業務場景快速封裝成真正“可運行、可使用”的智能應用,降低了企業二次開發成本,推動AI能力真正融入業務一線。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不僅是“擁有AI”,更要“用好AI”。對此,邵志偉告訴記者,公司已打造了一系列可快速落地的AI智能應用,中小企業不僅可直接使用,還能基于自身數據進行二次訓練和定制,快速構建出差異化的智能能力,通過持續迭代讓AI融入業務流程,形成進化型智能引擎。通過“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AI方案,助力中小企業實現可持續的智能化升級,推動企業實現長期競爭優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吉鵬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