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智引領未來、版權創新發展”為主題,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將于16日在青島精彩啟幕。本屆版博會將呈現規格與參展范圍持續擴大、國內發展與國際影響相互促進、國家展會與地方展會協同舉辦、文化底蘊與時代特色相得益彰等亮點,同時結合青島特色文化資源和優勢產業,加強版權合作,推動文化出海,集中展示版權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
本屆版博會還將舉行2025年中國版權金獎頒獎儀式。國家版權局近日公布了2025年中國版權金獎獲獎名單,青島市新聞出版局榮獲2025年中國版權金獎“管理獎”。青島這座“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努力構建版權事業發展新格局,持續推動版權強市建設,不斷走在全國同類城市的前列。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編制“十五五”規劃的關鍵之年、《著作權法》頒布35周年、“劍網行動”實施20周年。青島市以做“優”版權引領、做“強”版權產業、做“大”版權交易、做“嚴”版權保護鏈條等“四項舉措”作為全市版權發展總抓手,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版權力量,綻放時代光芒。
堅持創新驅動,做“優”版權引領
新時代新征程,深入推進文化數字化發展、建設文化強市,呼喚版權發揮更大作用。青島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版權保護工作,將“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寫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并連續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納入了城市發展戰略總體規劃。
“十四五”期間,青島市以國家版權局《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為行動綱領,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版權局、省版權局決策部署,堅持保護版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聚焦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以建設版權強市為目標,圍繞“電影之都”“音樂之島”“青版圖書”“青島貝雕”等以版權為基礎資源和核心競爭力的文化品牌,強化公共服務,做強版權產業,做大版權交易,擴大對外交流,做嚴監管執法,努力構建版權產業和版權事業發展新格局。
“十四五”期間,青島市以“優質版權社會服務”激發版權創新活力。大力開展“綠書簽行動”等版權宣傳活動,努力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文化環境,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識和法治素養;組織駐青高校參加“全國大學生版權征文活動”,強化大學生版權保護意識,激發大學生創新活力。加強作品版權登記力度。抓住上市公司、教育、工美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不斷宣傳作品登記制度在預防作品權利歸屬法律風險,降低作品市場交易成本,促進智力成果轉換和市場運用。在省版權局大力支持下,始終堅持免費為著作權人提供版權登記服務,為著作權人節省了大量版權確權登記費用。近2年,青島市作品著作權登記量超過20萬件。
青島市建立了政府主導、新聞媒體支持、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版權宣傳教育常態機制,以版權宣傳引導提升版權創新水平。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6?1”著作權法頒布實施紀念日、“12?4”法制宣傳日等重要節點為載體,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版權、保護版權”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全社會版權保護意識。
“十四五”期間,青島版權發展注重以產業“硬政策”優化營商“軟環境”。近年來,青島市先后出臺《青島市文化數字化行動方案》《扶持網絡微短劇行業發展政策清單》《青島市文藝精品項目扶持獎勵管理辦法》《青島市支持電影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支持版權交易平臺做大業務增量,布局數字文化產業。2023年,全市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超過2萬件,獲評二星級中國軟件名城。大力促進民間文藝產業發展,推動非遺活化利用。其中,熏畫作品《生生不息》榮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膠州市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打造優質集群,做“強”版權產業
版權是文化數字化發展的強勁動力,“十四五”期間,青島版權創新動能迸發,版權轉化運用成果豐碩,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園區集聚成勢。青島市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版權相關產業體系,形成了以新聞出版、文化藝術、工藝美術、廣播影視、游戲動漫為代表的核心文化產業群,以休閑娛樂、廣告會展為代表的外圍版權產業群,以文化用品、文化設備的生產制造和銷售為代表的相關版權產業群。2024年,成功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家,獲批設立“山東(青島)網絡視聽創作傳播服務中心”和2個山東省網絡微短劇審核站,成功打造青島網絡微短劇基地和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推出《尋夢滄海》《海上有青島》2部大型旅游演藝項目。
推動核心版權產業創新發展。積極發揮東方影都和青島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基地等優勢,做強核心版權產業。東方影都產業園已成為國內領先的版權創造與轉化基地,《流浪地球》系列、《封神三部曲》等300余部影視作品在此拍攝制作,累計票房產出近400億元;青島聯合出品、聯合攝制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南來北往》《父輩的榮耀》3部作品獲第十七屆“五個一工程”獎。近5年,青島3家出版社共有30余個項目獲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基金資助,4部圖書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五個一工程”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出版三大獎。
青島市明確“以文化引領為動力,以版權戰略為支撐”的發展方向,作為“十四五”期間版權發展的亮點之一,推動民間文藝從傳統的“技藝傳承”向全新的“版權創意”轉型發展,助力民間文藝版權煥新升級。近年來,青島市成功舉辦第十三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全國首屆編織藝術展、“上合之夏”手造精品展、手造創新設計大賽等活動,連續三年舉辦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青島手造節,承辦山東省“海洋大集”新春季啟動儀式,傾力打造“山東手造 青島有禮”文化品牌,建立即墨花邊等老字號企業名錄22個,青島貝雕等14家企業入選“山東手造?優選100”。重點培育的8大手造產業已初具規模,總產值達150多億元,總投資60億元的新河草編產業園等手造重點項目帶動力強,民間文藝與其他實體經濟有機融合的態勢業已形成。
加強多元交流,做“大”版權交易
版權貿易具有獨特的市場功能,不但能夠讓文化文明更易于接受和傳播,實現版權作品的市場價值,還能夠推動版權作品的國際傳播,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十四五”期間,青島持續搭建優質版權資源聚合交易平臺。青島自2013年起連續舉辦了“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暨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品博覽會”“第50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第17屆全國工藝美術大師展”“上合青島峰會——亞太手工藝文化周”“2019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暨文化旅游商品交易會”“第55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等國家級工藝美術展會,在全國率先創建專業化工藝美術行業版權貿易平臺。同時,青島依托國家級版權示范資源優勢,連續舉辦五屆“青島國際版權交易博覽會”,實現重大版權項目交易100余項。2025年,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暨2025國際版權論壇將在青島舉辦。青島將以本屆版博會為契機,加大對特色版權產業和版權密集型企業的培育力度。同時,借助版博會平臺,加大高能級版權項目招引,積極促成版權成果交易。
版權作為文化事業產業的核心資源要素,青島市力促通過“版權出海”講好青島故事、中國故事。近年來,青島大力推動優秀出版物進入海外市場,不斷提升國際傳播能力,青島出版社連續11年入選海外館藏百強,《甲骨文繪本?動物教會我們(馬來文)》入選絲路書香工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少兒繪本大系》《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等25種圖書版權輸出到俄羅斯、土耳其、英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承接“一帶一路”國家《論語》譯介工程,版權已輸出至蒙古、捷克,對外傳播工作得到中宣部領導肯定。為推進青島“上合文旅之都”建設,成功舉辦2024年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出版產業大會,首次發布上合組織國家出版產業報告,創新“書香絲路”出版產業合作機制入選上合示范區2024年度制度創新案例。創新策劃中日“渡邊”跨文化研學交流活動,入選商務部等六部門2024年“千帆出海”重點項目。
數智引領未來,版權創新發展,青島始終以科技賦能構建版權交易新生態。2024年,青島“音樂版權全產業鏈交易服務平臺”及“數字音樂藏品運營平臺”項目成功入選中央網信辦等十六部門聯合確定的國家“區塊鏈+版權”創新應用試點項目,并獲中央網信辦、國家版權局驗收通過,項目已上線音樂作品5萬余首,促成音樂作品版權交易額4000余萬元。目前,青島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已發展成為省音樂版權交易中心、省數字版權交易中心、省網絡視聽版權交易中心,初步構建起網絡視聽版權產業發展生態,已累計實現交易額40多億元。2025年,“青島市深耕數字音樂產業 構建音樂版權全產業鏈交易服務平臺”獲評第二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
抓實執法監管,做“嚴”版權保護鏈條
版權行政執法監管和保護對規范網絡音樂、網絡影視、網絡文學、體育賽事、綜藝節目等領域健康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間,青島市建立版權行政執法協作機制,著力做好版權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暢通銜接。為進一步加大青島市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經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和市委宣傳部共同研究,制定了《關于構建著作權糾紛訴調對接機制的若干意見》,意見的頒布和實施滿足了人民群眾化解糾紛方式的多元化需求,有效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行業糾紛調解的專業優勢起到了積極作用。2024年,青島市探索形成的“版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新機制”入選國家版權局第一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
與此同時,加大重點領域、重要節點版權執法力度。2024年,青島深入開展“劍網”行動、青少年版權保護季等工作,全市6起案件被中宣部版權局等六部門聯合掛牌督辦;5個單位(個人)獲評國家版權局2024年度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個人)。扎實開展“劍網2024”專項行動,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線上巡察3200余次、巡查平臺及網站4500余家次、網絡出版物經營業戶1100余個,依法函告淘寶、拼多多、小紅書等相關平臺關停違法違規網絡書店20余家。
持續鞏固軟件正版化成果。2011年,青島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市、區(市)兩級機關操作系統和主要辦公軟件正版率達到100%的工作目標。近年來,青島市持續抓好政府軟件正版化長效機制建設,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為總召集人的軟件正版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強化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24年,全市軟件采購和升級投入2300余萬元,軟件正版化核查綜合正版率達93%,在全省16市排名第一。組織全市黨政機關和主要企業圍繞工作責任制度、軟件安裝檢查和資產管理等內容,開展軟件正版化專題培訓,提高相關工作人員業務素質;組織各區市各部門完善鞏固軟件正版化工作機制,確保軟件正版化工作不反復、不斷檔、不缺位。
2025年,青島市將緊緊圍繞國家版權局和省版權局部署要求,以舉辦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暨2025國際版權論壇為牽引,全力聚合版權資源、促成交易落地、推動版權成果轉化利用,激活“版權+”創新動能,努力實現版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提升,持續推動版權強市建設。
——【特別關注】——
“十四五”時期,版權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2019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青島市“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評價等次為優異,成為全國標桿城市之一。2024年,青島市探索形成的“版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新機制”入選國家版權局第一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全年全市6起案件被中宣部版權管理局等六部門聯合掛牌督辦;成功申辦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暨2025國際版權論壇。2025年,“青島市深耕數字音樂產業構建音樂版權全產業鏈交易服務平臺”獲評第二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5個單位(個人)獲評國家版權局2024年度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個人)。近年來,青島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青島出版集團、即墨區政府、青島市新聞出版局分別于2012年、2014年、2016年、2025年榮獲由國家版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共同主辦的中國版權金獎。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