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一場標志性會議讓青島綠色能源產業迎來“高光時刻”。2025年青島市綠色能源產業聯盟大會暨東方風電供應商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東方電氣集團、三峽集團兩大央企同日深度布局青島,攜手本地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為青島綠色能源產業按下“快進鍵”。

青島市政府與東方電氣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央企加碼,青島綠色能源加速發展
會上,青島市政府與東方電氣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三峽(青島)海洋發展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標志著青島綠色能源產業跨主體合作邁入新階段。
這兩項動作的分量不言而喻。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唯一國家級風電技術原創策源地,和工信部確定的風電裝備產業“鏈主”企業,東方電氣集團擁有從風電整機到核心部件的全產業鏈能力,在大容量深遠海漂浮式風機領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三峽集團則是國內海上風電開發的“第一梯隊”,是中國最早涉足海上風電的央企之一,具備深遠海開發經驗和多個示范工程,其山東分公司已躋身青島綠色能源產業鏈“鏈主”企業,并在青島落地總投資超百億的深遠海4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
兩家央企在青島的深度布局,將加快百億級重大項目的建設。東方電氣集團將投資建設東方電氣海上風電北方總部、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海上風電研究中心等重點板塊。三峽(青島)海洋發展有限公司的成立,也標志著其在青島的深遠海風電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三峽(青島)海洋發展有限公司的成立,也標志著其在青島的深遠海風電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東方電氣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方電氣集團海上風電北方總部已在青島落地開工,未來將打造成為集主機、電機、電控等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實現青島本土制造?!?/p>
產業集群崛起,海上風電成為“綠色引擎”
青島何以持續吸引重量級合作伙伴,這離不開城市的獨特區位優勢與產業優勢。憑借優越的海上風光資源和堅實的產業基礎,青島正成為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新高地。青島擁有綿延700多公里的海岸線和豐富的風光資源,是天然的“綠色能源試驗場”。
“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青島市新能源裝機容量始終保持30%的年均高速增長,目前占全市總裝機容量比重已超60%,基本構建起“風光氫儲”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成功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扎堆落地、布局發展。綠色能源產業更是青島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重點突破的五大新興產業之一。錨定“千萬千瓦級裝機、千億級產業”發展目標,青島正以海上項目攻堅、產業集群構建、技術創新突破為三大核心路徑,加速推動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培育成型。
而這一次,東方電氣與三峽集團的集中深度布局青島,將為青島打造立足北方、輻射全球的深遠海風電母港帶來重要助力。
在全國海上風電向深遠海拓展的關鍵時期,青島抓住機遇,海上風電正在成為青島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在鰲山灣畔,即墨區女島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園如火如荼地建設著。會上,即墨區圍繞區域綠色能源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開展招商引資推介,女島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園被確定為即墨區“一號工程”,規劃建設3個萬噸級碼頭,形成風電裝備制造、智能船舶制造、配套及預留發展區三大板塊。
東方電氣計劃總投資28億元建設海上風電主機總裝制造基地和科技傳輸中心,年產能200萬千瓦,一期項目已于6月開工,預計年底主體建成。園區內還集聚了青島寶鑒科技、青島漢纜等關鍵環節企業,形成了從葉片、塔筒到電纜、傳動設備的完整配套鏈條。
這種“集中連片式”的產業布局,讓青島在海上風電產業格局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項目建設的集聚地,更是創新策源的實驗場。東方電氣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方電氣將依托海上風電研究中心,將聚焦高效機型、定制化設計等方向,共同推動青島制造走向全球應用?!?/p>
從政府到企業,從上游配件到下游運維,青島的綠色能源生態正在從“資源整合”邁向“系統共生”。今年3月成立的青島市綠色能源產業聯盟,成為連接產業與市場的橋梁。目前成員企業超過240家。

今年3月成立的青島市綠色能源產業聯盟,成為連接政府與市場的橋梁。目前成員企業超過240家。
通過聯盟平臺,裝備企業與項目開發方得以精準對接,研發機構與制造企業加強聯合攻關,以加快形成“產學研用”創新生態。此次召開的2025年青島市綠色能源產業聯盟大會既是產業聯盟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窗口,更是青島與各方深化綠色能源合作的全新起點,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合力。
會上,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風機技術開發、質量環保、供應鏈管理三大核心領域作主題宣講。以東方電氣為龍頭的聯盟成員企業,將負責在技術聯合攻關、市場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建三大領域精準發力,加快形成“補鏈強鏈、集群發展”的產業格局。
未來,青島市將持續加大對聯盟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主動為企業搭建應用場景、拓展市場空間,為項目匹配優質資源、解決實際難題,攜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將青島打造成為立足北方、輻射全球的深遠海風電母港與千億級綠色能源產業高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