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來臨之際,由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市人民檢察院聯合主辦的“防范集資詐騙 守護長者幸福”防非反詐宣傳活動近日在青島福彩養老院舉行。活動通過普法授課、文藝表演、咨詢服務等形式,為百余位老年朋友送上了一份“安全大禮包”。

寓教于樂:文藝表演傳遞“防詐經”
“今天的活動不僅是送知識,更希望老人們養成‘遇事多商量’的習慣,守住自己的‘錢袋子’。”青島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負責人表示,隨著養老服務事業發展,不法分子以“養老理財”“康養項目”等名義設下的陷阱愈發隱蔽,此次聯合檢察、金融等部門開展活動,就是要把“防騙錦囊”送到老年人身邊。

活動現場,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普法志愿者結合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養老詐騙常見套路,從“如何識別虛假宣傳”到“遭遇詐騙后如何維權”,層層剖析,現場老年人聽得認真,不時點頭記錄。“以前總聽說有人被騙,今天聽了講解,才知道這些‘甜言蜜語’全是圈套!”90歲的顧奶奶全程認真聆聽講解,表示這樣的宣講最實用。
普法之后,文藝表演以一種輕松歡快的形式演繹“防詐經”。如小品《筑牢合規“防火墻”》《后宮普法傳》用幽默劇情演繹防騙知識,老人們看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老年人表演的鼓樂《新康定情歌》、歌曲聯唱《銀色月夜,青春回響》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精準服務:“一對一”咨詢解難題

演出結束后,法律與金融咨詢服務區人氣高漲。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7家商業銀行志愿者及民政工作人員組成“專家團”,為老年人提供“面對面”咨詢。“這個理財產品靠譜嗎?”“如何識別假冒銀行短信?”面對老年人的提問,志愿者們耐心解答,并發放定制版《防騙手冊》。在中國農業銀行攤位前,90歲的張爺爺仔細詢問:“聽說有人冒充客服進行退款詐騙,該怎么防范?”工作人員一邊演示手機操作,一邊叮囑老年人說:“陌生鏈接不點,驗證碼不給,有事先找子女或養老院!”

下一步,青島市民政局將推出三項舉措強化老年人的防詐騙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一是擴大覆蓋范圍,針對不便到場的老年人,以制作短視頻、圖文手冊等宣傳形式,通過養老機構微信群、家屬聯絡群推送,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二是創新活動形式,除現場宣講外,創新推出情景短劇、防騙知識競賽等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三是強化長效聯動,與銀行、社區、志愿者團隊建立固定合作機制,定期推送防騙資訊,形成“民政牽頭、多方參與、全域覆蓋”的宣傳格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