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海洋地質碳封存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青島召開。近年來,海洋地質碳封存作為新興海洋產業發展方向,得到了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批準建設海洋地質碳封存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也是我國沿海省市首個省部級海洋地質碳封存科技創新平臺。中心的建設將進一步加強海洋地質碳封存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為山東省乃至全國藍色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工程中心由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牽頭建設,也標志著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海洋地質碳封存工作進入省、市兩級平臺支撐發展階段,對全面提升在國內外碳封存領域影響力、更好支撐服務國家和沿海省市“雙碳”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該中心建設期間,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在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深入推進我國海域地質碳封存調查與評價,取得了重要進展。創新建立了適合我國海域地質條件的地質碳封存潛力與適宜性評價技術體系,系統評價了我國海域三個級別地質碳封存潛力,基本查明我國海域地質碳封存資源家底,其中盆地級預測碳封存潛力達2.58萬億噸。系統分析了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基本地質條件,揭示了封存潛力主控地質因素,在我國近海優選出“三盆七區”為適宜封存的盆地和區帶,鎖定一批海洋地質碳封存目標區,為下一步海域示范工程選址指明了方向。集成海洋地質碳封存系列成果,編制形成了中國海域盆地級二氧化碳封存潛力與適宜性評價圖集。建成了系列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物理模擬實驗裝置,建立了二氧化碳—水—巖高溫高壓反應裝置、二氧化碳動態運移-轉化模擬系統、多孔介質中滲流、傳熱、相變和力學變形耦合的多場耦合數值模型,通過宏觀—微觀模擬實驗,系統深化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基礎理論,有效支撐海域地質碳封存選址與評價。與各企事業單位及高校院所開展廣泛合作研究,積極參與青島市碳達峰碳中和產業創新聯盟,有效支撐服務海域地質碳封存規劃和示范工程系統研究。

以上成果得到了院士專家的高度認可,認為系列成果創新建立了我國海域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評價關鍵技術體系,首次系統優選了我國近海重點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有利區帶和重點目標區,為沿海省市地方政府的“雙碳”決策研究提供科學依據,為發展海域地質碳封存理論和技術奠定了基礎,為海域地質碳封存示范工程實施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