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自然資源局發布公告,對青島融合新材料建設的Mini LED背板項目規劃及建筑方案變更進行批前公示。
據悉,項目總投資25億元,占地約200畝,規劃建設2條生產線兼容生產超薄玻璃,一線已于2024年10月18日點火投產。
此番是該項目自2022年開工建設以來,第三次迎來規劃變更。作為新型顯示產業鏈的上游關鍵材料環節,在一線投產10個月后,再次調整項目規劃,究竟有何深意?
作為青島光電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Mini LED背板項目自規劃之初就承載著提升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鏈自主化水平的使命。
項目位于西海岸新區黃張路以西、淮河路以北,總投資25億元,占地約200畝,2022年4月開工,一期主體2022年11月完工,規劃建設2條Mini LED背板生產線兼容生產超薄電子保護玻璃,一線已于2024年10月點火投產。

項目開工以來,已進行三次規劃及建設方案批前公示。
2022年12月的公告中,提到新建生產車間11棟、庫房6棟、35KV變電站1棟、配電樓1棟、門衛室1棟;
2023年9月,變更內容涉及配電樓尺寸調整、變電站位置移動及車間與庫房的面積、高度調整等;
而此番第三次變更涉及了9項規劃調整,如1 # 庫房雨棚寬度由6米增至8米,多個車間門窗位置優化,增加卷簾門和疏散門設計,修正部分車間效果圖等。
這些看似細微的調整,背后卻是企業對生產線布局的精密優化。據青島融合新材料介紹,Mini LED背板項目所生產的產品是新型顯示產業上游關鍵材料,也是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的核心產品。
據此前披露,項目建成后年產Mini LED背板2000萬平方米,將引領Mini LED技術加速發展,滿足高清化、輕薄化無縫拼接等需求。
在青島產業版圖中,Mini LED背板項目扮演關鍵角色。
作為青島光電產業園超薄電子玻璃生產及深加工項目的核心板塊,該項目與總投資50億元的3D車輛蓋板項目等,共同構成百億投資規模的光電材料生產基地。
據了解,青島光電產業園超薄電子玻璃項目規劃建設Mini LED背板玻璃生產線、3D車載蓋板保護玻璃生產線,年可生產Mini LED背板4000萬平方米、3D車載蓋板保護玻璃2400萬片,這些產品將直供京東方、富士康、海爾、海信等龍頭企業,實現“就近配套”的產業鏈協同。
從產業層級來看,包括Mini LED背板項目在內的整體項目,均屬于新型顯示產業鏈的上游關鍵材料環節,其投產有效緩解了我國新型顯示上游核心基礎材料“卡脖子”問題。
而青島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項目主體,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這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業,主要從事Mini LED背板(蓋板玻璃)研發、生產等方面業務,公司擁有182項專利技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保護體系。
在青島明確將新型顯示所屬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兩個先導產業之一的背景下,Mini LED背板項目的落地,折射出的是青島新型顯示產業“向上突圍”的發展勢頭,也將進一步完善新區“芯屏”產業配套體系。

但在突破上游材料同時,也要看到青島新型顯示產業鏈的完整度依舊有待提高,例如,產業鏈上游的設備、芯片,中游的面板制造等環節相對薄弱。
哪怕是在已有突破的上游材料方面,對比深圳元亨光電等行業領軍企業——近三年產值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2.87%、基于GOB工藝的戶外Mini LED顯示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青島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這,對青島的技術研發與創新生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的核心經驗或可作為借鑒。
例如,激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加速技術轉化;強化產業鏈上游布局,依托龍頭企業如京東方等,吸引配套材料企業落戶;提供全生命周期護航,補齊高端研發人才缺口等。
也就是說,青島從技術引進轉向自主創新、從產業鏈下游向上游核心領域突破的這條路,仍需加速。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