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青島迎來海洋捕撈季,大量鮮活海產集中上岸。為破解海鮮運輸“最先一公里”的時效與溫控難題,青島順豐速運全面升級冷鏈物流方案,通過引入定制冷運三輪車、模塊化冷運轉運籠等創新設備,搭配全程溫控溯源系統,在海鮮產地優化冷鏈資源布局,構建起從捕撈上岸、預處理到干線運輸啟運的極速冷鏈通道,確保青島海鮮以最佳品質運往全國各地。
新型冷鏈裝備破解“最初一公里”痛點
順豐魯東區市場銷售部負責人鄭雙杰介紹,此次投入的冷運三輪車采用軍工級保溫箱體,搭載直流變頻制冷機組,可實現-18℃至8℃區間精準控溫,箱體隔熱系數達0.03W/(m?K)。其車身寬度僅1.2米,能靈活穿梭于漁港碼頭、海鮮市場等狹窄區域,實現海產上岸后的即時快速攬收。

同步投用的模塊化冷運轉運籠利用保溫材料的隔熱性能,減少外界熱量對箱體的影響,籠內配置智能溫控系統與鎖扣式蓋板,既滿足海鮮保鮮需求,又便于靈活裝卸,降低途中溫度波動風險。“以大蝦為例,使用冷運轉運籠后保鮮率有了大幅提升。”目前,新型裝備已在沙子口碼頭、南姜碼頭投入使用,后續還將在青島十多個核心碼頭,以及埠西市場、團島市場等8個大型海鮮市場完成部署,進一步為“青島味道”鎖鮮提味。

數字化網絡提升全國配送效率
依托覆蓋全國的“天網+地網+信息網”智慧物流體系,青島順豐構建起海陸空立體運輸網絡:多架全貨機直飛全國核心樞紐,聯動180條運輸干線,配合24小時智能分揀系統,將青島海鮮的全國送達時效精準鎖定在48小時內。目前,90%以上的重點城市已實現“次日達”服務,即使是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偏遠城市,也能在48小時內品嘗到剛離海的梭子蟹、鲅魚。同時,順豐打造的同城半日達360生活圈,以青島市區為中心輻射周邊城市,確保海鮮在下單后6小時內新鮮送達,讓同城食客盡享“舌尖上的即時鮮美”。
這種物流效率的突破,正重塑產業格局。過去因保鮮技術和運輸時效限制,只能在本地流通的特色海鮮,如今通過標準化冷鏈包裝與全流程溫控監控,得以穩定供應全國餐桌。例如,清晨從嶗山沙子口海域捕撈的活蝦,經急速鎖鮮處理后,次日就能出現在廣州、成都等城市的生鮮超市冷柜中。
鄭雙杰表示,自開海以來物流需求持續攀升:截至目前,海鮮快件發運量已突破6000萬噸。隨著十一和中秋雙節的臨近,預計月底將迎來寄遞高峰,單日日發件量有望突破1000噸。為應對激增需求,順豐已提前入駐青島各大碼頭和海鮮市場設立便民服務點,增派300 余名一線人員,全力保障每一份飽含青島鮮味的海鮮包裹高效送達全國各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