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嶗山區浮山學校初中部依托新課程標準與學生發展需求,創新開設“力美課程”與“繪美課程”,以特色教學為載體,為學子搭建起發展興趣、提升素養的優質課堂平臺,讓運動活力與傳統美學在校園教學中碰撞出別樣火花。
力美課程:以籃球教學為核心,打造“體能+技能+素養”三維課堂
“力美課程”由體育學科王良老師主導教學,課程嚴格遵循新課程標準,結合本校學生體育基礎與興趣特點,制定了分階段、科學化的教學計劃,于每周一固定時間在體育館開展教學活動。
室內籃球場上,“力美課程”以籃球基礎訓練為核心,將運動的力量感與協作美融入每一節課堂。教學中,王老師圍繞“籃球基礎技能提升”目標,分階段推進教學:從球性熟悉入手,帶領學生練習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等基礎移動技術,夯實控球能力;逐步增加變向運球、胯下運球、背后運球、急停急起等進階內容,提升學生運球靈活性與傳接球配合度;同時穿插力量訓練、速度與敏捷性訓練等身體素質練習,全面增強學生競技基礎。
除技能教學外,課程還注重學生綜合素養培養——通過小組對抗練習,引導學生提升防守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在高強度訓練與戰術配合中,磨煉學生的抗壓能力與自信心,讓學生在揮灑汗水中不僅強健體魄,更收獲意志品質的成長。
繪美課程:以非遺織染為魂,構建“文化+實踐+創新”特色課堂
“繪美課程”由美術學科董光霞老師負責授課,課程緊扣美術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藝術認知水平,設計了“從認知到實踐、從傳統到創新”的教學方案,每周一在美術教室開展沉浸式教學。
課堂上,“繪美課程”打破傳統美術教學邊界,將非遺織染技藝引入校園,讓塵封的傳統工藝成為學生可觸、可學、可創的鮮活內容。教學過程中,董老師采用梯度化教學模式:先通過水彩畫與蠟筆結合的實踐,引導學生理解“防染”原理,初步接觸蠟染藝術;再深入講解扎染技法,帶領學生親手體驗捆扎、縫扎、夾扎等傳統工藝,感受“以布為紙、以染為墨”的民間美學;最后開設主題創作工坊,指導學生將織染技藝應用于書簽、T恤、圍巾等實用文創產品設計與制作,讓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
課程以“傳承非遺技藝、激發創意思維”為宗旨,不僅讓學生系統學習織染歷史文化與制作技巧,更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注入個人創意,使每一件作品既承載非遺底蘊,又彰顯新時代少年的審美視角。目前,學生的織染作品已在校園藝術長廊展出,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校園文化符號。

自開設以來,“力美課程”與“繪美課程”憑借鮮明的特色與豐富的內容,成為浮山學校初中部教學體系中的亮點。兩門課程一剛一柔、一動一靜,既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也為校園教學注入了新活力。未來,學校將持續優化特色課程體系,助力學生在興趣探索與技能提升中,書寫更加多彩的青春成長篇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