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膠州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實施的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農村公路智能化養護試點”正式通過山東省驗收。此次驗收標志著膠州市歷經近三年探索構建的“智慧管養體系”全面落地見效,為全國縣域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膠州方案”。
膠州始終將農村公路視為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此前,當地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期面臨“人工巡檢效率低、應急響應滯后、養護成本高”等痛點,691條農村公路(總里程1579.596公里,截至2022年數據)的管養壓力日益凸顯。2022年12月試點啟動后,膠州以“管養智能化、服務高效化、管理精細化、綠色低碳化”為目標,構建起“前端智能感知+中端數據中樞+后端智慧決策”的全鏈條體系。

試點期間膠州安裝視頻監控、AR/VR全景指揮、非現場執法等7類智能設備,覆蓋全域773條農村公路;建成的綜合交通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中心(TOCC),可實時匯聚路況、環境、交通等四維數據42億余條,數據上傳延遲控制在30秒內。通過“AI+養護”模式,路面病害識別精度提升至95%,養護響應時間從2小時縮短至1小時,每公里年養護成本降低20%,超限超載率從3.2%降至0.55%,核心指標均超額完成預期。

技術創新與模式突破是此次試點的核心亮點。膠州聯合企業研發的“碳鋼膠砂防水耐磨層”材料,使路面耐磨性提升40%、使用壽命延長3年至5年,相關技術已在芝鐵路、王相路等路段成功應用;創新推出的“三級路長制+智慧平臺”模式,將633名路長精準落位至每段公路,通過手機APP實現巡查打卡、問題上報全流程數字化,路長履職率從70%提升至98%。此外,依托智慧路網數據優化農村物流專線、打造“智慧旅游公路”,2024年帶動農產品運輸量增長15%、鄉村旅游收入提升20%,實現“以路興產、以產養路”的良性循環。“試點不僅解決了農村公路管養的‘老難題’,更構建了‘技術+機制+效益’的現代化體系。”膠州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優化數據共享機制、補齊偏遠路段技術短板,推動試點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縣域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