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獲悉,為深入貫徹護校安園工作要求,針對農村校園安全防范薄弱、力量分散等特點,黃島公安寶山派出所創新打造“立體防護+聯防共治+宣教浸潤”工作模式,從物理防線、協同機制、意識培育三個維度發力,全面構建農村校園安全生態,為農村學子鋪就平安成長之路。
立體防護:從點到面織牢校園安全“防護網”
據了解,寶山派出所將校園安全排查作為基礎性工程,建立“全域覆蓋、重點突出、動態更新”的立體防護機制。在技防升級上,對轄區中小學、幼兒園“一鍵報警”裝置進行拉網式測試,確保設備能聯網通暢、觸發迅速,實現警情秒級響應。針對部分老舊校園消防設施不足問題,聯合寶山鎮應急管理辦開展“消防設施進校園”行動,逐一核查滅火器壓力、應急疏散通道寬度及標識清晰度,建立“一校一清單”,督促校方30日內完成過期消防器材更換、通道雜物清理,目前已幫助2所小學更新消防器材10余件,整改通道隱患5處。

在物防強化上,寶山派出所組織民警輔警對校園監控系統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查看校門口、食堂、宿舍等區域監控覆蓋率及存儲時長,對畫面模糊、存儲不足的設備要求校方限期整改;嚴格檢查門衛室值守制度落實情況,核查安保人員持證上崗、器械配備及使用培訓情況,為3所學校的安保人員開展防暴器械操作培訓;對校園圍墻、教室門窗等防護設施進行細致排查,推動校方在圍墻加裝防攀爬刺網,在重點教室安裝防盜門窗,目前已完成3所學校的物理防護升級。
聯防共治:多元聯動構建校園安全“共同體”
寶山派出所打破警務單打獨斗的局限,整合多方力量,構建“警-校-村”三位一體的聯防共治格局。警校聯動方面,成立“校園安全小組”,由社區民警擔任組長,轄區學校校長為成員,每季度召開小組會議,分析校園安全形勢,制定針對性措施。針對農村校園周邊治安復雜區域,如超市周邊、交通路口等,實行“民警+保安+老師”聯合巡邏,在上下學高峰期增派人員力量,今年以來累計開展聯合巡邏60余次,有效防范了校外人員滋擾、交通事故等風險。

警村聯動方面,發動村“兩委”、網格員參與校園安全治理。組織村干部參與校園安全檢查,利用其熟悉村情的優勢,協助民警排查校園周邊潛在的矛盾糾紛,今年成功調解因土地糾紛、鄰里矛盾可能影響校園秩序的苗頭性問題1起。
宣教浸潤:多種模式夯實安全意識“根基”
另據了解,寶山派出所創新宣教形式,打造“校園+村社”模式的宣教矩陣,讓安全知識浸潤鄉村校園。校園宣教上,結合學生認知特點,開發“法治講堂”系列課程。通過PPT演示、短片播放、有獎競猜等方式,講解反詐、防校園欺凌、防性侵、消防安全等知識;開展情景模擬演練,如模擬遭遇陌生人搭訕、火災逃生等場景,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自救技能。通過轄區近幾年發生的涉及電信網絡詐騙、校園欺凌案例進行現場講解,用身邊事警示學生及家長,今年已開展此類宣講12場,覆蓋學生500余人次。

村社宣教上,利用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長廊”等場所,開展“安全知識趕大集”活動。民警通過擺放展板、發放宣傳冊、現場答疑等形式,向村民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交通安全法規等知識;借助鄉村大喇叭,在每日固定時段播放安全知識音頻,內容涵蓋防溺水、農機安全、兒童看護等農村實用安全常識,讓安全聲音傳遍鄉村每一角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海杰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