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暨2025國際版權論壇10月16日在青島開幕,中國版權領域最高獎項——中國版權金獎同步揭曉。
在當天舉行的頒獎儀式上,圖書《我的阿勒泰》、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電視劇《西北歲月》、游戲《黑神話:悟空》、戲劇昆劇全本《牡丹亭》、綜藝節目《國家寶藏·展演季》等6部作品獲頒中國版權金獎作品獎;中國國家博物館等5家單位獲頒推廣運用獎;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等5家單位獲頒保護獎;青島市新聞出版局等4家單位獲頒管理獎。中國版權金獎由中國國家版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主辦,設立于2008年,每兩年評選一次,是中國版權領域最高獎項,也是中國版權領域唯一的國際獎項。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表示,《黑神話:悟空》將《西游記》的神話和故事帶入電子游戲時代,把經典故事與尖端技術相結合。它的成功體現了當下數字技術作為創意經濟的“塑造者”“驅動者”正在崛起。
當下,中國在版權保護與創新發展領域持續深耕,構建了多維度的實踐體系,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果。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優秀案例示范點——馬欄山視頻文創園,通過“版權+文化+科技”融合模式,積極探索數字娛樂產業的版權運營與跨國合作路徑,為全球數字版權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同步推進的2025年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試點工作覆蓋全國15個縣市,充分發揮當地民間文藝資源的獨特優勢,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政策,為全國民間文藝的繁榮發展、國際規則制定及國際交流合作探索了新路徑、樹立了新典范;而首次開展的“地方版權好故事”項目遴選出了10個好故事,生動展示了中國版權事業的蓬勃發展,既彰顯了版權在激勵創新、促進發展、豐富文化方面的獨特價值,又為國際規則制定提供了敘事支撐。
數字時代,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創意作品大量涌現,但版權侵權現象也日益隱蔽復雜,損害創作者權益與產業健康發展,同時,網絡版權糾紛爭議較大,司法實踐中出現同案不同判現象,也給創作者和創意企業造成一定迷茫。對此,中國版權協會一直以來積極參與著作權法律法規的修訂與實施工作,不斷深化版權理論與實務研究,開展版權法律宣傳普及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版權保護法治環境。下一步,中國版權協會將籌備成立人工智能版權工作委員會和創意產品版權工作委員會,服務數字時代創意產業健康發展的版權保護需求。
近年來,山東把版權工作作為推進強省建設的重要舉措,大力推進版權數字化轉型、產業化發展,累計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3個,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和園區48個,連續舉辦5屆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越來越多的齊魯版權走上世界舞臺,綻放璀璨光彩。
與此同時,本次青島市新聞出版局榮獲2025年中國版權金獎“管理獎”,也映射了城市版權產業的活力與生機。記者從論壇上獲悉,在2025年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指數當中,青島排名第34位,是中國重要的影視制作中心。青島市將全力聚合版權資源、促成交易落地、推動版權成果轉化利用,激活“版權+”創新動能,持續推動版權強市建設。
2025國際版權論壇以“數字時代的創意產業:版權助力發展的再構想”為主題,匯集境內外400余名版權領域嘉賓參會。會議一致認為,中國版權的創新實踐,既為自身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助力,也為各國版權發展提供了廣闊機遇。面向未來,版權領域將著力完善全球版權治理,共同加強版權保護,不斷擴大版權國際交流合作。
在此背景下,數字技術作為創意經濟的塑造者和驅動者正在崛起,數字經濟已經占到所有專利申請的三分之一,正將更多的內容帶給更廣泛的受眾,并為創作者提供了觸達本國以及全球受眾的新工具。我國2024年全年版權登記的數量增長了20%,首次突破一千萬件,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到國內GDP的7.4%,2023年中國音樂產業的收入增長了近11%,在線聽眾人數達到7.26億,中國網絡文學擁有5.37億讀者和超過2400萬作者。版權使得創作者能夠保持對其創作內容的控制,同時創新者有動力去尋找方法將這些內容帶給新的受眾和新的市場。
面對席卷而至的數智化浪潮,推動版權創新發展,促進世界文化繁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重視和運用科技的力量。本屆博覽會以“數智引領未來,版權創新發展”為主題,順應時代潮流,契合現實需求。隨著論壇成果的落地轉化,將進一步促進版權要素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領域和技術、文化業態深度融合,推動版權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