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一段文字,短短幾分鐘,便能生成十幾頁制作精美的匯報材料;AI機器人可以組成搖滾樂隊、彈古箏、寫毛筆字;通過數字技術可以與古人隔空對話;通過大數據管理平臺,可以對全國卡拉OK場所掃碼支付版權費情況進行監控;中國國家版權館展區還設置了AI文創定制機……因數字貿易、數字技術的介入,版權文化的發展模式、產業范式也在不斷發生變革。記者在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暨2025國際版權論壇(以下簡稱“版博會”)看到,AI、大數據、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數智化新技術在各個展區隨處可見,以“數智引領未來、版權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版博會,預判版權創新發展趨勢,也搭建起一個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平臺,讓來自各地的企業在此共享技術成果、共探發展路徑。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在2025國際版權論壇上表示,2023年中國版權產業增加值為9.3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7.44%;2024年中國著作權登記總量突破千萬件,同比增長19.13%。比如《黑神話:悟空》將《西游記》經典IP與實景掃描、動作捕捉等尖端技術結合,成為文化科技融合的標桿。鄧鴻森認為,全球創意經濟正呈現三大趨勢:數字技術成為核心驅動力,創新地理格局向亞非拉地區擴展,經濟增長從有形貿易轉向無形資產。
賦能產業全鏈條
“我是智能助手,我能畫圖表、分析數據、又能陪你聊天。”在上海最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區,工作人員給記者展示了“常聞寫作助手”。
“AI對于任何一個產業來說,可能都會帶來質的飛躍。”在上海最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常青看來,傳統出版審校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現在AI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百萬字級別的審校工作。有一個例子:一本書中有一段介紹煉鋼生產流程的部分,編輯開始看不出任何問題,但AI大模型提示有錯誤,細究才發現是煉銅與煉鐵的溫度不同被AI大模型“挑”出錯。
李常青認為,新技術可以將從業者從煩瑣的“體力活”中解放出來;推高行業的內容質量與創新標準,讓專業人士能夠高效地產出更精準、更優質、更具價值的內容。
本屆版博會處處可以看到“智”“數”交織的身影。
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展區,中共一大紀念館的“數字一大初心驛站”的大空間VR沉浸式體驗,以數智科技賦能紅色文化傳播、以沉浸式場景體驗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讓觀眾“穿越”時空,身臨其境感悟信仰的力量。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英文版和俄文版也已正式上線,向世界人民展現“初心力量”。
在Z世代的手游、短視頻與元宇宙的虛擬狂歡中,一些傳承千年的“活化石”藝術,正在用科技密碼,叩開年輕人的心門,逐漸融入年輕人的生活中。在河南展區,太極拳、朱仙鎮木版年畫、泥咕咕塑音泥韻這些傳統藝術被進行了數智化的處理。負責這些項目的鄭州輕工業大學教授張搴告訴記者,通過數智化技術,可以讓更多年輕人理解并掌握復雜的傳統技藝。AIGC為藝術設計和教育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重構了藝術設計教育的新范,對于賦能未來藝術設計教育有著特別的意義。

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的朱仙鎮木版年畫也有了數智化應用
湖南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喻茂良告訴記者,此次與馬欄山園區攜手參加國家版權博覽會的龍頭企業眾多。既有湖南省政府和長沙市政府聯合共建的音視頻實驗室帶來的3D數字人交互技術、AI視頻翻譯解決方案、AI視頻修復與增強系統,也有AIGC軟件A股上市公司萬興科技;還有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座,包括版權綜合服務平臺、音視頻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和網絡劇片智慧服務平臺等三大垂類應用場景的全域數字資產保護及交易平臺“中國V鏈”。此外,國內領先的3D數字內容版權交易服務平臺—CG模型網也同時參加。
他們全方位地展示了該園區企業版權全鏈條服務及微短劇出海等方面的創新成果,展示了他們在科技領域的突破。
“馬上要輸了,我們同時下兩個棋子,耍個賴試試。”科大訊飛的展位前,來自上海的兩位女生正跟下棋機器人對弈。在比賽接近尾聲時,機器人精準地判斷出對手的“小動作”,將棋子重新放回對手的棋盒中,讓其重新落子。

科大訊飛下棋機器人與參展的觀眾對弈
除了科大訊飛,抖音、騰訊、咪咕等互聯網“大廠”紛紛前來版博會打卡。今年是騰訊旗下閱文集團成立的第十年,他們同樣關注當前科技產業的AI熱點。閱文集團展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閱文集團近期對外更新了其AI能力的進展。包括妙筆通鑒實現行業首創的千萬字網文深度理解能力,版權助手和漫劇助手則能為IP改編方帶來精準匹配和為網文改漫劇提供一站式創作平臺。閱文集團從創作源頭到價值挖掘,再到形態衍生,閱文集團的AI能力,實際是打造了一套貫穿IP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從而讓優質IP的價值,得到充分兌現。
用數智技術做 “鎧甲”
“數字空間一切皆數據,一切數據皆有版權。”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孫寶林曾建議,大力推進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為文化數字化提供版權支撐。
進入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的展區,映入眼簾的是著作權大數據管理平臺,里面顯示著截至目前的實時數據,包括卡拉OK簽約版權費、簽約場所授權音樂電視作品、2025年卡拉OK場所掃碼支付版權費的數字,視聽作品的排名、會員授權音樂電視作品數量等,精確到每個城市和地區,乃至哪家公司。
展區工作人員表示,卡拉OK行業長期存在的版權糾紛、商業爭議、體現作品真實市場價值的數據缺乏等痛點,這些問題正借助大數據技術得到有效解決。著作權大數據管理平臺為卡拉OK行業版權許可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互聯網解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卡拉OK經營行業版權亂象。
數智時代,人們的創作潛能空前激發,受版權保護的作品數量空前增加,版權歸屬的認定更加復雜,版權保護問題日益凸顯,行業內呼喚版權保護全面變革。
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周慧琳表示,強化新技術應用可精準識別侵權行為、固定證據鏈條,提高版權保護和管理效率。中國版權協會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版權保護和交易提供支撐。目前,“中國版權鏈”已成功協助完成北京冬奧會、巴黎奧運會、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NBA賽事等眾多國內外重大活動在中國網絡傳播的版權保護工作。
在“數智化的齊魯版權”展區,從登記、創造、確權、保護到交易、應用,一條版權數智化鏈條清晰呈現在展會觀眾面前。近年來,山東擁抱數字時代,堅持創新引領、科技賦能,構建數字智能與版權工作全鏈條融合發展的新生態。
山東省數字融合版權交易平臺集聚超28萬注冊用戶,依托出版資源,匯聚電子文檔、電子書、有聲書、音視頻、短劇等逾40萬件新型出版形態數據資源;中國(青島)音樂版權交易平臺上線音樂作品50000多首,發展音樂行業制作公司近百家,成交金額累計超4000萬元。
青島則突出“數智化”融合,版權成果更加豐碩。積極推動版權要素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深度融合,打造“沿著黃河遇見海”數字化沉浸式體驗、“AI閱讀融合出版平臺”以及《尋夢滄海》等文旅體驗、數字出版和數字演藝項目,培育形成一批以版權為核心的新型文化和消費業態,實現了版權資源向高品質文化產品的有效轉化。
政策方面,國家版權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自2025年7月17日起施行。《意見》緊扣版權實踐,構建適應新技術發展的版權規則體系,推動版權工作規范化、數字化、智能化,推動版權要素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新型文化業態、文化企業、文化消費模式深度融合發展。
從AI賦能創作、人機協同生產,到沉浸式體驗重塑消費方式,AI版權生態的崛起,本屆版博會的每一個場景都在訴說著同一個主題:版權產業正在數智化的驅動下,邁向更高效、更開放、更具創新力的新時代。
當數字的脈動與版權的韻律交織在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正在上演,每一個瞬間都彰顯著科技與藝術結合所能創造的無限可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王振麟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