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19日,“聚勢大澤山·智領葡未來”全國葡萄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平度市大澤山鎮印象大澤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舉辦。活動吸引了來自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全國葡萄產業領域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種植經營等單位相關人員,全國大型商超采購商或葡萄經銷商以及平度市葡萄種植、經營單位共計300余人到場。此次研討會以“才聚葡鄉·智創未來——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葡萄產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不僅匯聚了全國葡萄產業領域的專家、企業家與從業者,更成為大澤山鎮以葡萄為媒,推動產業鏈協同、產學研融合,助力人才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契機。

從“深山明珠”到30億級產業鏈
作為“中國葡萄之鄉”,大澤山葡萄的蛻變是平度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動注腳。從“養在深山人不識”到形成涵蓋種植、加工、文旅的30億級全產業鏈,如今的大澤山葡萄已不僅是舌尖美味,更成為撬動農文旅融合的“金鑰匙”——這里既有萬畝葡園的田園風光,也有舉辦38屆葡萄節的文化底蘊,更有“智慧種植+電商流通”的現代產業形態,詮釋著“山水大澤,‘葡’寫振興”的深層內涵。
而這背后,是平度作為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縣、縣域經濟百強縣的堅實支撐。依托膠東半島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平度持續壯大“平度優農”區域品牌,發力現代農業產業鏈,為葡萄產業升級筑牢了“生態美、產業興、品質優”的發展基底。
聚鏈合璧共拓新局
“聚勢”,是此次大會的核心關鍵詞之一。這場盛會的意義,正在于打破產業壁壘,推動全鏈條協作與產學研深度融合。
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會長田淑芬表示,面對品種結構、品質提升等挑戰,需以新質生產力引領產業創新。大澤山鎮黨委書記鐘杰介紹,大澤山鎮依托3.5萬畝葡萄基地,打造“產業領創谷”,融合種植、加工與旅游,增加農民收入8億元。
大會為全國專家、企業與種植戶搭建協作平臺,推動技術共享、品牌共建與三產融合,加速葡萄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升級。正如大會傳遞的信號:葡萄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從來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團體賽”——唯有科研、種植、流通、文旅等各方握指成拳,才能讓“小葡萄”迸發“大能量”。
科技賦能產業全鏈條
“智領”,則指向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當前,葡萄產業正迎來科技革命的新機遇,而大會恰為這些創新力量提供了碰撞與落地的平臺。
在葡萄產業領創谷,智慧大棚里的物聯網監測系統、水肥一體化設備,展現著科技對種植環節的改造;在山東省鮮食葡萄研究所,新品種培育與土壤改良技術的交流,聚焦著“從基因到果實”的品質提升;在人才交流會上,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與葡萄產業的融合路徑,成為熱議焦點——從田間到餐桌,從傳統種植到三產融合,科技正成為貫穿全鏈條的“隱形脈絡”。
平度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為技術落地、項目合作提供全周期服務,讓大澤山真正成為葡萄產業創新理念的“試驗田”、合作共贏的“新舞臺”。
激活葡鄉發展"第一資源"
葡萄產業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的競爭。作為本次大會的核心落點,“人才賦能”貫穿了葡萄產業創新發展的全鏈條。為期兩天的大會,通過為葡萄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交流研討平臺,將傳統產業會議升級為人才賦能平臺,促成多項產學研合作,讓葡萄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大會特別設立“葡萄產業人才發展論壇”,通過“揭榜掛帥”機制,現場發布葡萄抗病育種、智慧灌溉系統開發等8項技術需求;聚焦“田秀才”“土專家”培養,通過“理論課堂+田間學校+云端指導”三維模式,20名種植戶獲得“葡萄種植能手”認證,6名青年返鄉創業者入選“新農人孵化計劃”,讓“第一資源”成為激活葡鄉振興的“第一動力”。

從歷史悠久的葡鄉到充滿活力的產業高地,這場大會正為大澤山葡萄產業注入新的動能。隨著“聚勢”的合力不斷凝聚、“智領”的創新持續深化,通過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咬合,“大澤山葡萄”這張名片必將更加閃亮,大澤山鎮正走出一條“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郭亞琪 王亞麗 李秋琳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