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環保能夠在海洋溢油應急行業屹立40年,靠的就是篤行不怠持續研發新產品。”馳騁于海洋應急領域,青島本土企業光明環保近期研發的國內首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收油機——掃油機器人終于面世,這一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成果,不僅是中國溢油回收行業數智化轉型的成果體現,也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破局:國內溢油應急智能化新賽道
從開創國內溢油回收行業、參與國標行標體系建設,到攻克產學研難關、實現技術迭代、布局產業鏈……青島光明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近年來牽頭實施了青島市“海上突發溢油高效應急處置裝備研制與產品化”關鍵技術攻關項目,首次在國內實現了系統性國產化替代,打響了海上溢油回收裝備“中國品牌”。
“公司始終以推動行業技術創新為己任,尤其把研發數智化收油機作為技術攻關首要目標?!惫饷鳝h保公司執行董事何銳表示,今年9月份,我們攻堅克難終于研發出了國內首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收油機——掃油機器人,其具有高度智能化、無需圍油欄配合作業、平戰結合等特點,以及可預設軌跡、自主巡航、遠程實時監控等測評指標,均是對普通智能收油機功效的一場數智化升級迭代。像一般收油機需要依靠圍油欄經過復雜的作業周期,將局部溢油匯集后再放下收油機定點收油,而掃油機器人無需圍油欄參與,可通過提前設定巡航路線,在數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自動收油,完全獨立作業,綜合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光明環保研發的掃油機器人在某漁港收油現場進行作業
此外,掃油機器人對收油方式進行了數智化創新,自帶過濾、分離、存儲等功能,不再需要輔助船的配合,可一次性清理數千平方米海面的薄油膜,隨時出動清掃港口、碼頭、旅游景點,進行薄油膜溢油,填補了國內薄油膜無法機械方式回收這一市場的空白。目前,掃油機器人已經在部分海域專業場所進行部署,備受市場歡迎。
激活:海上溢油應急產業生態鏈
溢油回收行業屬于小眾行業,產值相對較低,這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但這個行業又很特殊,一旦海上溢油事故發生,就必須借助專業溢油回收裝備進行處理,才能盡可能減輕海洋污染。
何銳認為,在諸多行業的產品已實現數智化的今天,中國溢油回收行業的產品智力水平仍停滯在三十年前。究其原因,溢油回收行業是紅海行業,處處低價競爭;行業規模小,導致生產企業規模小,在利潤微薄的情況下更難拿出大筆資金用于產品研發;產品數字化涉及軟件、硬件多個領域,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積累很難打通各個領域。當務之急,國內溢油回收行業特別需要智能化產品。
面對行業的迫切需求,光明環保自覺承擔起這一挑戰,開始進行智能化產品的破局。
“技術創新源于模式創新,模式顛覆產生技術顛覆”,何銳談起研發過程總結道,突破行業技術瓶頸的掃油機器人的誕生,正是源于光明環保的模式創新——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制定獨特的戰略路徑。
我們非常注重從政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的組建,到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的落成,光明環保不斷打通從技術到應用的“最后一公里”。像在研發過程中,山東海事局、市南區科技局等主管部門在關鍵節點都給予了政產學研一體化的助力,真正打通了最后的“通關秘笈”。

2024年,由青島海麗雅集團牽頭成立的青島市應急協會搭建起了水域安全產業鏈,光明環保和航順船務作為水域安全產業鏈中的代表性企業,將溢油回收設備的研發制造與事故場景中的應用,通過產業鏈的有效聚合,極大激活了行業活力。
以科技賦能全產業鏈生態,兩家企業在“守護蔚藍2024”青島市海上溢油應急演習中,作為演習主力密切配合,展示了行業協同配合的新氣象。作為山東省科技廳關于溢油行業的重點研發計劃,光明環保在今年8月份進行的海試驗收階段,再次攜手航順船務等頭部企業,持續在全國范圍內整合上下游資源,帶動了一個能夠應對溢油事故進行快速反應的生態體系,正加快發展壯大。
在山東省重點研發項目驗收的海試現場,光明環保攜手航順船務等企業展示了產業鏈活力。
當智能浪潮奔涌入海,青島催生了“海洋+AI”的全新動能——不僅有掃油機器人的誕生,還有諸多產學研的實踐推動著海洋治理從經驗依賴邁向“數據驅動”的精準預判,這讓深海探索因智能裝備而不再遙不可及,更讓海洋治理與決策在科學算法的賦能下變得更加高效與智慧。
精準:發掘未來藍色經濟新空間
悉數40年的創業史,青島光明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展現了青島高科技企業的成長韌性與向海圖強的拼搏姿態。
何銳告訴記者,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光明環保還在藍谷設立了海洋裝備研發中心孵化器,有望填補行業產品智能化研發領域的空白。
40年前,光明人提出了“一切為了藍色海洋”的發展理念,濃厚的研發基因,猶如一粒種芽,培植于光明之核。
光明人命名的收油機、圍油欄、吸油氈等國內首批溢油回收產品為標志,開啟了中國溢油回收行業的序幕。產學研持續合作,相繼誕生了一批國內第一,國內首臺產品。

采訪中,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山東省海事局溢油應急高級專家梁生康,同時作為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特聘專家、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見證了中國海上溢油回收行業的發展歷程,他認為,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將提升海上溢油等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高效化和協同化作用,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未來藍色經濟空間環境安全的重要保障。
截至目前,光明環保作為行業帶頭人,已參與大大小小事故與演習上百次,挽救經濟損失百億元。而每次事故處置之前的臨危受命,核心驅動是這家企業永竭不止的初心使然。面對未來,何銳表示,“我們將持續精準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助力海洋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早日讓更多溢油回收產品‘中國造’站在世界之巔?!?/p>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