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第42個國際盲人節到來之際,國內首套無障礙版《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在中國盲文圖書館發布。


據介紹,無障礙地圖采用加厚耐磨特種紙,防水防潮,盲文標注與地理輪廓精準對應。其中,《中國地圖》以觸感增效標注省級行政區劃和重點地理標志,《世界地圖》利用不同增效紋理標注七大洲四大洋。

“視障人士無法像健全人一樣通過影像建立空間概念。觸覺地圖作為一種專用地圖,消除了視障群體提升空間認知能力和學習地理知識的障礙,在其日常辨位、導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盲文出版社副總編輯包國紅介紹,“傳統觸覺地圖經翻模壓制而成,觸覺圖例系統不夠豐富、承載信息量受到局限。數字盲文印刷技術有效提升了觸覺地圖的信息量和精度,延長了地圖使用壽命。”
當日,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殘聯共同推出無障礙版《觸摸故宮珍寶》《觸摸<清明上河圖>》。觸覺書在還原故宮館藏文物原貌基礎上,以凹凸點線等增效設計,輔以盲文和語音介紹,幫助視障讀者多感官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
中國殘聯宣傳文化部主任王宏偉表示,此次發布的觸覺出版物是我國貫徹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和《馬拉喀什條約》的重要舉措。“未來有關各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更多無障礙文化成果落實落地,讓更多殘疾人朋友平等共享文明滋養,更好融入社會。”王宏偉說。(記者 易舒冉)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