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正在掀起一場新的產業變革,成為各地爭相入局的新賽道。廣闊的應用前景,正推動著越來越多科研工作者投身腦機接口的產業藍海。
近日,國家藥監局最新批準發布了《采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術語》醫療器械行業標準。這是我國第一項腦機接口醫療器械標準,為腦機接口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該標準將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國內腦機接口技術的應用多集中在醫療康養領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腦機接口產業藍皮書》,全國腦機接口下游應用解決方案企業中,醫療領域占比達56%。目前,腦機接口技術還在腦控機器人、腦控飛行、意念打字等多個應用場景實現突破,用大腦意念控制生活場景正從科幻走進現實。
腦機接口,顧名思義就是在人的大腦和外部設備之間搭建起一條傳遞信息的“高速公路”,不用手和嘴就可以控制外部設備,真正實現“意念控制”,同時通過外部機器,也可以發現大腦和人體之間的奧秘。
腦電圖機設備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元思科技的研發團隊正在研制腦電圖機。團隊首席科學家王文愷介紹,通過對腦電波的解碼分析,不僅能發現大腦的想法和意圖,同時還能檢測出腦電波中蘊含著的疾病信號。“比如通過腦電分析,可以對癲癇病人進行癲癇發作的預測檢測及對癥治療。”王文愷說,希望將來腦電圖檢測能夠像心電圖檢測一樣,成為體檢的普通項目。
今年8月份,2025世界機器人大賽北京錦標賽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盛大開幕,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的10000余名科技創新人才齊聚北京,共享這場科技盛宴。世界機器人大賽自2015年起已成功舉辦了10屆,共吸引了全球20余個國家50余萬名選手參賽,被廣泛贊譽為機器人界的“奧林匹克”。繼2024年名列企業組前三并斬獲產業貢獻獎后,元思(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團隊大賽決賽中大放異彩,榮獲三項大獎,包括腦控飛行控制賽一等獎及兩項康復機械手腦機接口協作控制賽三等獎,充分展現了元思科技在腦機接口科研及創新領域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腦控飛行控制需使用指定腦電采集設備,開發出可將腦電信號轉化為控制指令的系統,腦控操控無人機完成起飛、降落、移動等動作。讓大腦控制機器的概念逐漸從科幻走進現實,為未來的科技發展開辟新的道路。推動“大腦與機器直接溝通”技術的創新,使其能更好地應用于實際。元思科技組成的元腦飛翼戰隊榮獲本項賽事全國一等獎。
腦控飛行器
康復機械手腦機接口協作控制模擬了殘障人士用腦電信號控制康復機械手完成協作任務的過程,重點考察腦控指令的準確性和腦手配合的流暢度。參與者佩戴腦電帽,通過注視特定視覺標志或運動想象來操控機械手協作搭積木,最終控制機械手做出OK手勢確認完成。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讓康復機械手更好地輔助殘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元思科技組成的YS-QUT戰隊及Neuro X戰隊分別榮獲本項賽事全國三等獎。
腦控機械手設備
連續兩年在世界級競技舞臺的閃耀表現,不僅是對元思科技“硬核創新力”的權威認證,更彰顯了其將前沿技術轉化為真實場景解決方案的系統性能力。在腦機接口這一尖端領域,元思將不局限于“實驗室技術”的桎梏,持續不斷投入研發,努力打通“技術研發—工程化—場景適配”的全鏈路閉環,為人工智能與人類意識的深度融合樹立行業新標尺。
元思科技總部位于青島市西海岸國家級新區。作為人才引進科技類重點項目,公司創始人和核心研發人員為來自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青年科研人員。元思科技依托國內領先的生物電傳感技術,為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及康復人群提供自主研發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及解決方案。
大腦意念控制游戲
元思(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文愷是北京大學的博士后,由他帶隊開發的腦機接口(BCI)技術,有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大技術路線的特點和多種適用場景,該技術在疼痛管理、運動控制、語言恢復、視覺重建等醫療康復領域的前沿有多個應用案例。
元思科技基于腦機接口、新材料、生物芯片、人工智能等學科進行交叉融合,依托領先的生物電傳感技術,為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及康復人群提供自主研發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腦機接口設備、人機交互新材料及智能采集分析系統。未來,元思將以腦機接口為技術引擎,依托西海岸新區千億級半導體產業鏈,串聯“神經芯片研發-低功耗設備集成-多模態算法優化-臨床場景驗證”四維鏈條,打通技術轉化閉環,形成“技術互驅、生態共生”的產業閉環,加速西海岸新區從實驗室到消費者終端的全鏈條創新,打造“腦機+芯片+康養”三位一體的國家級示范標桿。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范鎮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